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11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发表题为《中国微调进攻性打击力量》的文章,作者为费学礼,编译如下:
20世纪70年代,苏联战略家认识到,将精准的常规武器与先进的信息、侦察和指挥系统结合在一起,能够取得近似于低当量核武器的毁灭性效果。苏联将师级战术信息系统与火箭炮的结合体称为“侦察-火力综合系统”,而战区级信息与导弹/空中打击系统的结合体称为“侦察-打击综合系统”。
美国在巴尔干半岛、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中将上述两个理念全都付诸了行动,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则予以密切关注,并在20世纪初打造了自己的首个侦察-火力/打击综合系统。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从更适合中短程攻击行动的第一代侦察-火力/打击综合系统,向拥有更加精良的多级侦察和信息系统并能够实施中远程打击行动的第二代系统转变。
过去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了令人生畏的C4ISR网络并不断改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使用30颗军用和民用光学侦察卫星、5颗雷达卫星和 5颗电子情报卫星“三星星座系统”。今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射了拥有0.72米影像分辨率的“吉林一号”卫星和两颗拥有1.12米视频分辨率的“灵巧”卫星。中国还有望拥有更高视频分辨率的卫星,而且据中国科学家说,它们可能在这个10年的晚些时候得到首批光学/激光通信中继卫星的支持。
在传输数据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使用20颗军用和民用卫星。到2020年,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该能够覆盖全球。过去15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发展数字指挥系统以满足全国、战区和作战级别的指挥控制需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可能急剧增加。第二炮兵部队拥有1200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CASIC)研制的350公里射程的东风 -11A导弹,以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研制的600公里射程的东风-15导弹。但这种一个发射器配一枚导弹的系统可能会被一个发射器配5至8 枚导弹的系统所取代。
比如,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M-20导弹系统就同时配备了一枚射程超过300公里的短程弹道导弹和4枚射程为300公里的A300火箭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推出了一种类似系统,将300公里以上射程的BP-12A导弹与多达4枚200公里射程的神鹰-400火箭弹搭配在一起。
2010年,五角大楼公布的此类数据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有250个短程弹道导弹发射器,每个发射器配5枚导弹再加上两轮重新装填的导弹,就能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增加至3750枚。
二炮的战区导弹数量和射程都在扩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800至1000公里射程的东风-16导弹于2012年开始服役。射程超过 2000公里的东风-21导弹有东风-21C终端制导导弹和1500公里射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两种版本。在今年9月3日的阅兵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展示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东风-26导弹,估计射程为4000公里。阅兵期间的报道称,东风-26还有一种反舰弹道导弹版本。二炮还拥有超过400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东风-10陆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LACM),射程为1500至2000公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新型轰-6K型轰炸机和较早的轰-6M型轰炸机配备了某种版本的东风-10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轰-6K型轰炸机能够携带6 枚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以及数量更多的精确制导弹药(PGM)。这些精确制导弹药也能用于目前正在研制的攻击战斗机,比如西安的歼轰-7A、成都的歼-10和沈阳的歼-16双座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