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财讯 » 正文

分析:最大利空已有解决方案 资金面利好或助周三反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6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凤凰财经讯 今日A股市场消息偏暖,最大利空已有解决方案,且近30家公司主动承诺不减持,将有效的缓冲利空对市场的冲击,同时,资

凤凰财经讯 今日A股市场消息偏暖,最大利空已有解决方案,且近30家公司主动承诺不减持,将有效的缓冲利空对市场的冲击,同时,资金面利好也较多,包括1500亿次新基金等待加仓时机,港资抄底A股蓝筹等消息也将加速A股企稳,A股的企稳也加速周边市场企稳回升,昨日欧美股市小幅收涨;

但另一方面,上周保证金净流出5905亿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市场人士也分析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人民币因素将始终为A股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人民币近期走向方面,投资者本周五可特别关注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美国将公布的12月非农数据,二是我国将公布的12月进出口数据。

于周二这样的市场走势,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国家队再度出手护盘的结果,否则在午后二次跳水的情况下,单凭短线抄底的资金很难力挽狂澜,搞不好就会再度触发熔断机制。不过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再加上股指短线跌幅较快,预计周三可能会出现一个小反弹,但此后股指整体走势还是会以震荡下行为主,因为原本想在年初调仓的机构投资者明显没能完成相关动作,再叠加最近人民币不断贬值的趋势,后续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了。

操作方面,机构分析称,1月整体基调先抑后扬,中枢3400点,底部3200至3300点,挖坑是最好的买点。

首先,尽管月末市场出现一定程度调整,但我们认为1月整体基调不必悲观,去年12月险资举牌、当跌不跌即反映了市场内在的强势;

其次,有别于市场担心的大股东解禁、注册制推进等,我们经测算后认为,其实质影响不必过于担忧,市场真正的风险来自汇率波动下的流动性问题;

第三,市场对大股东解禁的盲目恐慌情绪或造成月初先抑的挖坑行情,但底部位置不会太深,在3200-3300点左右具备较强的支撑,而一旦市场对于大股东解禁的预期由悲观转为中性或积极,市场会进行反弹,高点可看到3600点附近,我们认为,1月先抑后扬的转折或发生在1月20日左右,月初挖坑即是最好的买点。

尽管1月市场整体面临先抑后扬,但有个前提必须明确,股灾已经过去,只要市场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在目前流动性相对充沛的背景下,主题以及热点板块将继续有超额收益;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随着1月20日后,市场对于大股东解禁的预期由悲观转为中性或积极,在市场反弹过程中,高送转、增持小票将成为反弹的先锋。

大股东减持新规在途与“禁减令”之间没有空档期

上证报记者获悉,目前这一规定正在报批程序当中,无论新规何时面世,“禁减令”的规范效力都将作用至规定正式发布实施。这意味着,“禁减令”与减持新规之间不存在大股东无序减持的“空档期”,限售股集中出笼之说也难以立足。

业内人士预计,即将发布的大股东减持新规,不会一刀切式简单延长“禁减令”,而是会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包括:依据股份来源不同提出差异化的减持要求;建立上市公司大股东集中竞价减持预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提前15到20天披露减持计划;在一定时限内限制大股东减持比例,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减持;鼓励场外减持方式,尽量规避二级市场直接抛售等。

大股东“禁减令”与减持新规间没有空档期

上证报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目前前述规定正在报批过程中,待完成必要程序就将发布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禁减令与即将发布的大股东减持新规之间并不存在空档期。也就是说,无论新规何时发布,禁减令的规范效力都将与之实现“无缝对接”。因此,限售期一过,大批持股大股东一拥而上抛售的局面很可能只是市场中人的悲观想象。

“禁减令”到期本是预期中事,随着股市运行恢复常态,应急政策退出、让位于优化和更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是修复、建设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专家提出,持股股东无论大小,交易股票都是其应正当享有的权益,市场回归常态后,对于享有持股成本优势、信息优势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人员,不应禁减,而应疏导和规范。业内人士则预计,即将发布的大股东减持新规,不会一刀切式简单延长“禁减令”,而是会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

大股东减持完善预披露机制防止“钻空子”

《预披露事项》实施以来,市场人士对其集中提出两方面完善意见,一是规定的适用范围较窄,应当将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一并包括在内;二是5%的单一减持披露红线容易让上市公司大股东钻空子,故意将减持比例控制在4.99%以内从而逃避披露义务,应当完善披露标准,设计包括比例、市值等在内的多元化披露标准体系。

业内人士预计,“禁减令”到期后,新规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不排除提高相关规定法律层级的可能性。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正常交易股票是持股股东平等享有的权利,但大股东、董监高人员的行为本身,就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禁减令”到期后建立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预披露制度,可以给投资者营造较为稳定的预期,也能够缓解应急措施退出带来的短期冲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提出,完善规范大股东、董监高减持的规定将视情况而定,而不是“一刀切”,在预先披露的标准上也可能考虑多元化。

事实上,能不能减持是事情的一面,愿不愿减持则是事情的另一面。在多数机构看来,当前市场真正的减持压力主要来自于高价小盘股和解禁垃圾股,其他板块尤其是蓝筹股的减持压力并不大。

邓舸也在昨日的回应中强调,虽然大股东股份的流通市值不小,但并非都有减持需求。从减持方式看,近年实际情况也显示,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进行,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近3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主动承诺不减持(附表)

从具体公告看,如三花股份[-5.94% 资金 研报]就在公告中明确写到:“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应中小股东的诉求”,公司控股股东三花控股追加承诺,自1月5日起六个月内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同时,大多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不减持”的表态则基于其对市场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如永利股份,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携持有公司股份的全体高管承诺,“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看好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未来六个月内不减持。

甚至还有公司直言对目前的股价表现不满意,如太阳纸业[2.76% 资金 研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太阳控股认为,公司近期股价及走势未能充分体现其内在价值,新洋丰的控股股东洋丰集团也有同样的表述,这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分别承诺未来一年、六个月内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也有少数公司是正在推进资本运作,如齐星铁塔[6.63% 资金 研报],公司的非公开发行方案目前已获证监会受理,处于反馈意见阶段。该公司控股股东此番表示,未来一年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最先做出不减持承诺的这29家公司,几乎全部是民营企业,其中沪市公司四家、深市主板一家、中小板十家、创业板14家,“中小创”合计占比达80%。“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作出决策的速度要慢一些,另外和中小创相比,蓝筹公司目前的估值要低很多,控股股东也不会轻易减持。”有券商人士表示,虽然没有公告不减持,但大多数优质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本来也没有减持的意愿,“市场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而从不减持的承诺期限来看,承诺一年期的公司有9家,未来六个月不减持的有16家公司,另四家公司的承诺期限在6个月到1年之间。从承诺的不通过某种方式减持来看,有三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减持,有11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承诺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其他公司则未予以特别说明。

此外,还有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公告新的增持计划,这也是变相的不减持承诺,如苏宁云商昨晚公告,二股东苏宁电器[-0.82% 资金 研报]集团计划未来三个月斥资逾10亿元增持。

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承诺不减持情况

1500亿次新基金等待加仓时机 看好新兴产业,瞄准五大领域

上海证券报

1500亿资金待入市

上证报数据统计显示,在去年11月份以来成立的基金中,截至去年年底规模为1673.7亿元,按照基金仓位推测数据大致计算,上述次新基金可供入市的资金依然超过1500亿元。沪上某基金分析师认为,去年9月底启动的强劲反弹行情,超出了不少基金经理的预期,这使得基金成立时,市场已经处于相对高位,不敢轻易建仓,只好等待市场跌出来的机会。

在少部分仓位较高的基金中,有几只是刚刚成立不久的基金,成立几天就迅猛建仓。2015年12月28日成立的华夏回报[-0.25%]混合基金,规模高达76亿元,4日净值下跌3.5%,表明其仓位或达4成左右,短短4个交易日仓位迅猛提升,表明其看好当下行情布局的时机。同为12月28日成立的汇丰晋信大盘[0.27%]股票基金,当前仓位或高达8成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仓位普遍较低的次新基金中,有部分属于打新基金,主要用于在去年底上市的28只新股打新,从最近几天的基金净值变化情况看,有部分基金遭到赎回,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让基金净值在大跌行情中甚至逆市飘红。

新兴产业依然是建仓方向

据了解,基金看好的新兴产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首先是消费升级需求强劲的大文体领域,包括传媒、体育健身等。金百临咨询认为,在4日的急跌过程中,仍有一些着眼长远的资金在积极低吸优质产业股,尤其是体育产业股,有长线资金逢低建仓迹象;其次是VR、无人驾驶等新兴概念等,随着技术的提升必将会迎来爆炸性发展;第三是大数据应用及云计算领域,掌握大数据资源的公司有望取得先发优势;第四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政策推动及需求增长叠加下会持续推进;第五是军工领域,在军队发力改革的情况下,前期滞涨的军工板块将有表现机会。

港资14亿元抄底A股蓝筹:历来偏爱反向操作

在2016年首个交易日大跌6.98%之后,大盘昨日(1月5日)并没有发起绝地反击,沪指下跌0.26%,沪深300指数也仅上涨0.28%。尽管大盘依然疲弱,但机敏的港资又通过沪股通来抄底了,且抄底的金额创出一个多月的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每次港资较大规模抄底A股,此后A股的表现就不会太差。例如,11月30日,港资大举抄底之后,沪指在18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达5.81%。

港资历来偏爱反向操作。昨日开盘后30分钟内,港资通过沪股通大举买进A股,金额超过5亿元,随后虽然买进速度有所放缓,但仍在继续净买入,到下午2点20分之后,港资抄底速度再度加速直至收盘,全天港资通过沪股通净买入14.29亿元A股,这一净买入金额距离历史最大值还有较大差距,但这已是11月30日以来的最大沪股通净买入金额。

从个股上看,在昨日的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中,前十名的股票均呈现出净买入。净买入额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伊利股份[2.11% 资金 研报](600887,SH)、中炬高新[1.49% 资金 研报](600872,SH)和中国平安[1.23% 资金 研报](601318,SH),分别净买入1.35亿元、1.26亿元和1.02亿元。

港资这种抄底手法在此前屡试不爽,包括2015年10月初和11月底的反弹行情。2015年11月27日,沪指大跌5.48%,而此后一个交易日(11月30日)沪指来了个漂亮的V型反转,当天港资通过沪股通净买入32亿元A股,值得注意的是,此后的18个交易日里沪指共上涨5.81%。此前,港资在11月份的多次小规模抄底也是“且战且退”,逢高减持。更早一次是在10月8日,港资通过沪股通净买入A股37.35亿元,随后沪股通的净买入额开始减少,甚至出现连续净卖出,而此后从2015年10月8日到11月17日,沪指大涨552点,涨幅达18%。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沪股通的实际现状,港资购买的A股标的均是在上证所里交易的大中市值股票。

上周保证金净流出5905亿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上海证券报

保证金及新增投资者数量等数据显示,节前市场交易清淡,且打新资金大幅流出。业内人士认为,受宏观资金面持续宽松预期减弱,及岁末年初事件性、季节性等因素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降低,阻挡了增量资金入市的节奏。

投保基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2015年12月28日至31日)证券保证金净流出5905亿元。其中,2015年12月31日净转出849.94亿元。

投保基金称,本期大额资金净转出主要由2015年12月23日、24日8只新股网上申购解冻资金转出,及年末、节假日效应下资金转出叠加导致。

此外,散户入市情绪也在年末走向去年10月来的低点。中国结算最新周报显示,上周(2015年12月28日至31日)新增投资者数量19.37万户,环比减37%,为连续第三周环比减少,且创下2015年10月初以来新低。

数据还显示,当周A股交易活跃度大幅回落,参与交易A股的投资者数量为1929万户,占已开立A股账户投资者数量的19.60%,环比前一周的22.85%大幅回落,结束了连续两周的回升。

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周金涛认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牛市,创业板和上证A股并未打破箱体震荡格局。考虑到流动性和政策预期的影响,相对估值向下的压力要大于向上的弹性。增量资金入市的时点和规模受到了经济在底部区域徘徊对风险偏好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短期波动加大难免,配置上要尽量分散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近日大幅震荡,新年首个交易日即触发熔断机制。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行情震荡系由国内降息空间收窄、“减持”心理压力、人民币汇率大跌等多因素所致。

首先,宏观资金面的持续宽松预期在缩小。海通证券[0.56% 资金 研报]宏观姜超团队认为,过去一年,我国已有过6次降息,1年期存款利率从3%降到了1.5%,存款利率已经创下历史新低。客观来看,未来我国央行“放水”将越来越不容易,主要有三大制约——美国加息、汇率贬值和信用违约。这或是2016年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三大风险点。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5日涨跌不一

据新华社1月6日报道,纽约股市三大股指5日早盘有所反弹,但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拖累,最终以涨跌不一报收。

分析人士认为,中东局势紧张会促使投资者转向更为安全的金融产品,令股市承压。

投资者本周重点关注美国劳工部将于8日公布的2015年12月美国就业数据。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微涨9.72点,收于17158.66点,涨幅为0.06%。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4.05点,收于2016.71点,涨幅为0.2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0.26%]下跌11.66点,收于4891.43点,跌幅为0.24%。

欧洲股市普遍上涨伦敦股市5日收涨0.72%

据新华社1月6日报道,经济数据方面,市场分析机构马基特集团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英国建筑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7.8,高于2015年11月的55.3。分析人士称,最新调查显示英国商业项目发展和新房开工率提高,2016年英国建筑业前景向好。 

个股方面,伦敦股市当天涨幅前五位的个股是:嘉能可股价上涨3.51%,建材供应商Travis Perkins股价上涨2.89%,国际联合航空集团股价上涨2.52%,途易旅游股价上涨2.24%,供应链服务商Bunzl股价上涨2.23%。

伦敦股市当天跌幅前五位的个股是:森宝利超市集团股价下跌5.17%,服装零售商Next股价下跌4.59%,安本资产管理公司股价下跌2.41%,渣打银行股价下跌1.74%,英国奢侈品集团巴宝莉股价下跌1.67%。

欧洲其他两大主要股指当天均上涨,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4537.63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5.18点,涨幅为0.34%;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10310.10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6.66点,涨幅为0.26%。

面临多重掣肘 沪指苦守3200点

上海证券报

新年过后两日的大幅调整,引发众多追问,大跌元凶到底来自何方。分析人士认为,反弹幅度较大,累积了巨量的获利盘,是引发大调整的原因之一。大盘自2015年9月底展开了一轮相当大的上攻,创业板表现得最为明显,创业板指[-2.99%]数从9月份最低点算起,在本轮上涨中最高涨幅达到63%,上证综指从最低2850点起,一路上攻最高摸至3684点,多只个股的股价已经回至6月份大跌前夕的水平,部分个股股价创出新高,而估值水平也节节攀升。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整体市盈率为80倍,中小板的市盈率为51倍。尽管沪深300的整体市盈率仅有12倍,但数量众多的个股估值位于高位,一遇风吹草动很容易引发获利盘出逃,并带动大盘整体跳水。

大股东减持解禁日期临近和注册制箭在弦上是引发资金夺路而逃的又一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注册制实施也是箭在弦上,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到5月间可能实施注册制,对部分高估值的成长股形成一定压力。

熔断新规之下,部分趋势投资者担忧流动性丧失风险,选择了离场观望。新年之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触发了两档熔断阀值。部分投资者担忧,在市场出现极端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通过积极交易策略化解风险,市场流动性出现风险。

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引发了市场关于资金撤出A股的担忧。2016年第二个交易日,在岸、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均延续跌势,且两岸汇差已扩至逾1200点,逼近去年9月初水平。人民币汇率下行,也引发市场对于投资者急于撤资中国、引发资金外流的忧虑。

市场信心不足,做多情绪依然没有有效恢复,也是大跌发生的原因之一。分析人士表示,趋势具有自身的力量,2015年9月起的上涨仅属于一轮反弹,不是反转,这轮反弹的幅度也已经足够大,市场依然没有消化去年年中开始的连续大跌引发的悲观情绪,抄底资金不足,反弹过程中量能不够,上证综指攻击3600点迟迟未果,导致信心再次减弱,大盘退守3200点附近。

昨日并未收出与前日大跌相抗衡的大阳线,后市走势依然面临考验。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2016年是中国经济破局之年,虽然去产能会带来短期阵痛,但这是经济转型的“华山一条路”,建议做好御寒准备,耐心等待中国经济去产能之后的灿烂明天。广发证券[1.37% 资金 研报]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些矛盾还会相互交织,使得投资者始终看不清改革和转型的方向,有可能“先破后立”,随着市场出清之后,传统产业的供需结构得以大幅改善,新兴行业也将获得更多发展资源,这时候又有利于市场信心的中长期提升。

分析:一重要事件将较长时间影响A股 周五关注两指标

昨央行向市场注入上千亿资金,感觉上应与提振股市相关。未来一旦股市企稳,过度注入资金的行为可能较难持续。在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背景下,央行纵然想宽松,亦多少受些掣肘。

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人民币因素将始终为A股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人民币近期走向方面,投资者本周五可特别关注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美国将公布的12月非农数据,二是我国将公布的12月进出口数据。

不过昨人民币贬势暂止,这或与央行干预相关。昨人民币中间价虽然有所调低,但实际的交易价格却有些升值,这应有助于纾缓市场紧张情绪。此外,部分大股东自愿继续锁定的消息这两天频发,自然也对大盘构成正面影响。

由昨个股走势看,分化是相当明显与巨大的,既有逆势拉抬个股,亦有连续第二天跌停的个股。这样的盘面情况一方面暗示市场主力对后市感到迷茫,无法达成共识,一方面暗示市场资金面情况不如投资者所想像那般充足。

年内最后一批新股已有部分打开涨停,打开后多数继续拉升,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在比价上更显著高于上市稍早的次新股。次新股虽强,但个人认为这未必就是好信号,因由历史经验看,当大盘真正到达底部时,新股定价往往会低于上市稍早的次新股。

操作方面,笔者认为投资者近期宜采取保守思路,以少赔为要务,先看看人民币、IPO等情况再说,挣钱也不必急于一时。具体而言,笔者认为现阶段重仓者应首先将仓位降下来,即使不降也应将部分绩差、虚高品种转换为绩优、蓝筹。

由最近几周情况看,一些前期炒得过度的品种不断有大单出货,到了本周这样的出货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在昨日尾市大盘猛烈反弹时,仍有不少个股封住跌停,这足以说明问题。

1月行情先抑后扬挖坑或是最好买点

⊙中泰证券

1月大股东减持解禁担忧不足为惧,市场对此认知过程中,挖坑即为买入良机。在风险偏好回升的基础上,当前市场的调整除汇率等宏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对1月大股东减持解禁的担忧。我们认为:

1、从实际减持压力看,市场测算,潜在解禁规模约1.1万亿左右,或将在1月形成约1100亿元的冲击。对于A股能否承受上述体量冲击,我们认为,可以参照定增市场解禁对市场的冲击经验。2014年下半年,定增规模快速上升,尤其是在8、9月份达到800亿以上,从一年期解禁期限来看,去年9月在经历巨幅震荡,市场情绪回暖之后,并未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我们判断,在市场杠杆风险已大幅下降之时,1月解禁对资金面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

2、从实际减持比例上看,上述解禁规模的测算相当于理想最大规模下的压力测试,实际上,大股东减持的解禁仅仅提供了减持的可能性,具体减持的比例,将由大股东本身自由决定。我们认为,在资产荒+股市风险偏好回升+险资举牌A股低估值洼地渐成共识之下,大股东在当前位置减持的动力是不足的。

3、从减持过程上看,当前股价较高的安全边际意味着大股东若希望通过减持获得足够收益,在实际减持前有通过市值管理、外延并购等手段拉抬股价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上看,大股东减持的解禁并不意味着利空。

4、从减持解禁对市场影响的路径上看,虽然我们强调1月大股东减持解禁对投资者心理影响将远大于对市场实际影响,但是考虑到市场对此的认知过程,我们认为,市场或将沿着如下逻辑演进:1月初,对于解禁的恐慌使得短期挖坑行情延续,然而,当市场对大股东解禁的认识从利空逐渐转到利好时,结合当前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恢复的背景,市场会进行反弹,此时应重点关注高送转及大股东增持小票。倘若市场果真按照上述逻辑进行,则1月初挖坑行情即为布局的良好买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