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民文艺家协会执行会长林鸿展
林鸿展
"飘泊流浪多少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总在风雨中。自信天下一支笔,文也纵横,武也纵横,纵横天下论英雄。”当我与林鸿展先生亲切交流时,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民国四公子”之一、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张伯驹的这首诗。在《一代名士张伯驹》这本传记中,作者任凤霞以“类小说”的形式,更赋予了张伯驹一种“史诗般”的色彩,他不仅是飘逸潇洒的贵公子,收藏界的“救世主”,同时还是“著名戏曲理论家、老生名票”,其在京剧艺术中的贡献甚至不亚于他在收藏界的贡献。而张伯驹的诗词更是得到周汝昌这样的评价,“李后主、晏小山、柳三变、秦少游以及清代之成容若庶乎近之”。刘海粟也同样不吝溢美之辞:“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周汝昌说张伯驹的大方和超脱的儒雅气质与明末清初张岱有诸多相似之处。鸿展先生何尝不是如此!
林鸿展,字太和,号龙鳯祥主人,又号农奴,别署万世榴园,笔名莒子。男,1977年出生于齐鲁大地的古莒国、“大莒文化发源地”、“天下第一银杏树之乡”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系中共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书画家、收藏鉴赏家、慈善家、教育家、易学风水影响力标榜人物、实力策划人。擅长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前景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策划、旅游项目潜力提升、品牌凝炼助力打造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规划与指导等,被业界冠以“人民文艺家,世界第一人”之称号。现任人民文艺网和人民文艺报刊总编辑、人民文艺家协会执行会长、人民文艺网优酷频道战略联盟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报》、中国人民政报网负责人、《中国书画市场报》副总编辑、中国汉字书法美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导报》副主编、中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大别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四川省汉州东禅书院副院长、中国日照兆启黑陶文化研究院特聘院长、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会高级艺术顾问、大唐文化艺术协会《大唐艺术》杂志顾问、山东省日照市政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日照龙鳯祥收藏艺术馆馆长、日照茶馆(新华社林双川题写)、“天下第一茶”、“第七海岸绿茶”品牌拥有者、“本源大一统佛学养生书画”创始人……相识,相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交流日益增多,我对林鸿展先生的了解也越来越广泛。
古往今来,中国人在赞美一个人才华横溢的时候,都会说他(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林鸿展先生则涉及书法、绘画、摄影、收藏,并注重学识、人品、书德、诗文修养。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林鸿展先生具有“书画家”的才气。林鸿展先生自幼喜欢书画艺术,尤其是书法。书法是汉字文化圈里独有的艺术形态。书法产生于汉字发明之后,据文献记载,汉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据专家考证,汉字发明的可能地点有三个:山东日照两城镇、曲阜、河南的新郑。作为出生于“汉字发源地”日照的林鸿展,刚刚牙牙学语时,就自发地用树枝石块在地上写写划划,划出来的倒也有几分像是“甲骨文”。少长,又用捡来的粉笔头、铅笔头在墙上写画,这时候就是略显稚嫩的简化汉字了。直到7岁正式入学时,他才开始真正地使用毛笔,在启蒙老师的辅导下,正式学习“书法”。成年后,他外师诸多书界名人大家,内以刻本古帖为法,临池不辍,笔耕不止,作品逐渐成熟,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书法“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逾矩”,笔墨老到,疾徐缓急,随机铺陈,自然中矩;笔力遒劲,布局规整,追求纵横捭阖的变化,作品气势磅礴,古拙苍劲,极具酣畅淋漓的视觉效果。俗话说:“书画一家”。林鸿展先生的国画也是一绝。时下,他已经是一个较有名气、很有潜力的画家,花草人物皆能,也善山水。创作中,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构图巧妙,线条优美。林鸿展先生的美术作品,可谓之“大气磅礴、灵动飘逸”,“意韵深邃、诗意盎然”,“个性张扬、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林鸿展先生的书画作品,曾经无数次在全国和省市级大展赛事中入展或获奖,并被全国各地的文博机构、机关学校和收藏家、书画爱好者收藏。林鸿展又具有“文学家”的慧质。自古以来,书就是人类的朋友。林鸿展先生平素最欣赏苏轼的一句诗:“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一贯坚定地认为,读书,能够让人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可以拓宽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对一位哲人的话深信不疑:“世界因文学而美,文学因书籍而美。”他说:“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能够引领人们的生活从浅狭的“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既能够让我们尽情欢笑,也能够让我们庄严思考;既能够让我们奋发图强,也能够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广袤无际的天地,欣赏风光旖旎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典,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甚至还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书读得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到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 林鸿展自小就接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于是乎,林鸿展就自然知晓了“读书之美”。与此同时,他还在现实之外,追寻一种和书中同样的意境,羡慕古人和先哲驾一叶扁舟,徜徉于山水之间,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豪迈;于是,林鸿展也幻想着和他们一样,惬意地隐居于荒山峡谷,徘徊于田野之际,玩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雅;于是,林鸿展在一些与孤独为伴的日子里,安静地独坐在柴扉天井一隅,细品一杯美酒,乐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于是,林鸿展喜欢在少有的闲暇无事时,沉浸在一抹夕阳的温暖里,手捧一卷好书,陪伴一些如水的音乐,闻着菊花茶的清香,看它们独自沉沦,独自盛开,任凭思绪游荡于六合之际,品味“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愁苦和悲伤;于是,林鸿展就知道了读书之美,知道了那是清澈的双眸里紧锁的渴望,那是灵魂深处自然的歌唱。或许,林鸿展读书的“美”,是源自于“追寻”。那种心灵的旅程让他走得很远,很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早已经不是林鸿展今天才需要进行的所谓“追寻”。为了那些需要追寻的“梦想”,为了那些需要填补的“空白”,林鸿展有意无意中多了一份“无语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正是因为孤独,林鸿展徒添了一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无奈;也是因为无奈,林鸿展便产生了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慨。因此,喜欢文字的林鸿展先生是痛苦的,也是孤独的。也正是在那种痛苦和孤独的沙砾中,磨砺出了他那“永恒”和“唯美”这样璀璨的宝石,让文人志士为之倾倒,哲人古贤为之憔悴。所以,林鸿展读书之美,读书之境界,都蕴涵于此。正是由于好读书,所以林鸿展就有了一种文学家的慧心,也有了一种“读书人”的气质。也正是为此,他的这种慧心、这种气质,使他的书法作品有了“书卷气”、国画作品有了“文人味”。 林鸿展还具有“战略家”的眼光。所谓“战略家”,一般是指能够着眼整个战局,拥有极强的宏观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目光,并能全面、详细、正确的地制定战略方针,且能合理分配使用己方所持有力量与资源,从而引导己方获得最后的胜利。其具备的一般特征和才能是:品德高尚,志向高远;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心理健康、个性优异;足智多谋,能力超群;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里说林鸿展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并非是指他年轻时在沈阳军区服现役十四余年头,曾多次参加大型军事演习,在“大比武”中屡屡获奖;也不是指他在1998年参加“嫩江松花江抗洪抢险”成绩显著,表现突出,受到嘉奖。而是说他“高瞻远瞩,洞察先机;瞄准机遇,把握未来”。譬如:2012年9月,他在中国艺术界发起世界首家“中国‘钓鱼岛杯’诗书画艺术大征稿爱国保钓社会公益活动”。该活动启动之后,迅速得到工农商学兵各界的大力支持,反响巨大。2013年6月,他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提出《关于“建设中华文明源”的方案》,并指出:“山东莒地即为天皇太昊伏羲诞生地,莒文化就是世界中华古文明发源地源头文化”。2014年,他发起中国“人民文艺功勋奖”评选活动暨“人民文艺杯书画大赛”活动(此项活动每年一次)。2015年,他发起“纪念《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活动和“人民文艺家节会”活动……一个个设想,一个个活动,无不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无不产生非凡的效果。正是为此,“百变鬼才”、著名书画家萧宽大师为其题写了“林鸿展艺术”品牌;正是为此,林鸿展先生的生平事迹获邀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5》卷。林鸿展更具有“企业家”的特征。“企业家”,就是有足够强烈的成功欲望,还有不断奋斗不偷懒的精神。而这两点,在林鸿展先生身上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众所周知,文学艺术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与基础,没有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参与,文化产业就难以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书画艺术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但是,古代的人们由于观念较陈旧和经济欠发达,书画只是求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很少在流通领域进行交流和展示,“产业化发展”更是一句空话。自南宋之后,有一些科举考试失败者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在无奈中将自己的书画作品投入市场,甚至也有人自办画廊,但是在标价时均以“润格”来标明书画的价值,以至于难以形成一种产业。时至今日,我国书画产业的发展,也仍然只是局限于“起步”的阶段,并未形成“气候”。纵观中国整个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更是不容乐观,除了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书画产业已呈蓬勃兴起之势外,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书画艺术市场仍然很清淡,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化”。集著名书画家、收藏鉴赏家和实力策划人的林鸿展,擅长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前景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策划、旅游项目潜力提升品牌打造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与指导。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将“书画艺术”转变为“书画产业”。林鸿展深知,一个人要想有发展,要嘛参加一个团队,要嘛组织一个团队。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着力于为美术家、书法家及书画爱好者开拓一个更大的市场,让艺术品流通和收藏更加公正、透明和直接,让艺术家有一个展示与销售艺术作品的平台。为此,他东奔西跑,南下北上,筹备组建了“人民文艺家协会”,并经筹委会和主席团一致推荐,荣膺人民文艺家协会执行会长。“人民文艺家协会”现已拥有会员数千人,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人民出版社、解放军金盾出版社、中国作家报社等原社长总编辑各级领导担任顾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艺团体,真正实现了“强强联合”,为开拓书画市场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另外,他还于2015年10底,策划、组织、创办了中国“浮来山万佛书画文艺长廊全球万名书画家大征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他把自己的人格魅力,浸润在书画作品之中,体现在他从事的书画产业之中,所以赢得了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的信任与尊重!林鸿展最具有“慈善家”的心怀。慈善家,是指热心公益,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并有突出贡献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源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分享。所谓“慈善”,简单地来说约等于献爱心。林鸿展是一个颇具爱心的人,作为曾任《大众日报•城市信报》日照站主任记者、山东省广播电视报日照中心副主任、中国党建报中国党建网日照站副站长、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鲁东南书画家作品集》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人民日报人民艺术《印象日照》主编、中央国家机关美术报名人名家专刊主任等职务的他,心地善良,热心公益。许多年来,他帮助过困难户,捐助过贫困山区失学儿童,资助过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过款……为了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助,林鸿展先生还于2015年3月发起并成立了一个“全球民间慈善爱心救助机构”,创立了“政慈善”品牌单位。对此,可谓是“一呼百诺,应者云集”,全国多名演艺界明星主动请缨,踊跃担任“魅力形象亲善大使”,像著名演员周恩来的扮演者甘忠明,邓小平的扮演者钱锋、周保国、华国锋的扮演者吴良臣,著名乒乓球冠军阎桂丽,武术演员王宇等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11月,林鸿展入选“‘时代楷模’•第十一届爱心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其所在单位也同时入选“第十一届爱心中国示范单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林鸿展先生必将会成为书画家之翘楚、文艺家之领军人物。人民文艺家世界第一人之美誉当之无愧,也定会大放异彩!也许正是为此,《中国作家》金笔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倪首涛先生才赋诗一首,专赞林鸿展:胸有鸿鹄志,运筹帷幄中。八方志士来,四海凯歌声。掌上千秋史,怀中亿万兵。眼底起风雨,笔下有雷鸣。双眉存大道,金口势必赢。茅屋居寒士,莒国状元城。 作者简介:杨东志,笔名谷鸣,河南鹿邑人。著名作家、诗人、书画艺术评论家、“老学”专家。系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艺家协会名誉顾问、世界实业家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执行)、世界华商联合会书画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毛体书协高级顾问、香港高等教育研究生院客座教授(硕导)、《谷鸣》文学社社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省级以上报刊及新加波、菲律宾、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文学等作品一千余篇(首);著有长篇小说《坎坷人生》,短篇小说集《乡雨村风》,诗集《绿色的希冀》以及《道行天下》、《唐玄宗御批<道德经>今译》、《宋徽宗御批<道德经>今译》、《明太祖御批<道德经>今译》、《清世祖御批<道德经>今译》、《老子大传》、《陈抟大传》等26本书。作品曾获获河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一等奖、河南省民间文学成果奖、河南省首届“橄榄杯”诗歌优秀奖、《芳草》月刊“芳草杯”小说优秀奖等60余次;作品被英国皇家图书馆、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诗人传集》等权威辞书。先后受聘为深圳东汉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江苏项王文化公司、上海荣燕斋书画院、郑州墨石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20余家文化公司和河南李耳集团公司、安徽东汉酒业、贵州盛世国华酒业等实体企业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