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暮春时节,青海高原的天气愈发地温暖起来。
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交界处的达坂山垭口延至阴坡三公里处,却依旧雪拥冰横,像穿着厚厚的貂皮大衣。而流淌在达坂山脚下山间谷地的浩门河,却灵动活泼了许多,一路唱着欢快的歌转南东流。
4月13日,晨曦微露,刘发福、张登攀师徒俩简单地吃完早饭就出发了。今天,他们要对兰新电铁供电工程330千伏山达Ⅰ、Ⅱ线进行春季防雷防汛排查。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浩门河河水没这么多。”张登攀一面寻思一面嘀咕,许是觉得今年春来早吧。
皮卡车在颠簸的石子路上前行,一溜烟便淹没在了扬起的尘土里。大约十来分钟光景,师徒俩便到了离兰新电铁最近的330千伏山达Ⅱ线182号铁塔处,开始忙活起来。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放在咱们输电运维这一行更适用。”
“就是,抬头看导线间隔棒,低头看铁塔基础,听输电线路电晕声音,测量铁塔接地电阻阻值,四样活缺一不可。”趁着干活的当口,俩人切磋着工作。
9时23分,当天最早的一班“和谐号”动车,穿过达坂山隧洞准时与171号铁塔擦肩而过,快得像闪电般倏忽不见了。
目送“飞龙”呼啸而过,刘发福和张登攀赶紧收拾好工具包,沿着跨越高铁的高压线向南进发。
车子开到石子路尽头,师徒俩相继下了车。等仔细寻找了半天后,他们终于“瞄准”了一条可以下到浩门河河床的便道——隆起的小土包相对平缓,大小相间的鹅卵石排布均匀。
下了河床,再途经一段红柳丛生的沙地,约摸2公里宽的浩门河跃入眼帘。
只见两岸沟道纵横,草原与农田交错,冰川与峡谷峥嵘。而矗立在防汛重点区域的171号铁塔,被水泥石子筑起了高约50厘米的环形防汛墙,尤为显眼。
“这基铁塔就不同了,除了要检查铁塔基础和接地电阻外,我们还会仔细检查防汛墙下布置的输水管,万一遇到雷雨天气铁塔基础周围的水也可以排出去。”张登攀介绍道。
就在他们检查的空档,又一辆动车呼啸而过。
“对于老百姓而言,高铁模式使人们对距离的理解由空间的远近转变成时间的长短。对于我们电网人来说,每一基铁塔、每一段导线的好坏都关系到电铁的可靠。”刘发福触景生情。
转眼到了中午,春日暖阳照得人微微冒出了热汗。经过1个多小时的跋涉,俩人来到了与171号铁塔隔河相望的山梁上。寻一片向阳避风的小土包,他们席地而坐,吃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午餐——大饼。
“在青海高原的众多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看着离门源回族自治县城没多远,开车却也要绕行半个小时。”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雨,为了能早点完工,他俩又收拾好工具上路了。
一条条银线,把山腰和山头上的土壤切割成横七竖八的几何图案。远远望去,小径上缓缓移动的羊群就像一个个棋子;高铁呼啸而过的声音,也瞬间打破了此刻的宁静,仿佛师徒俩穿行在一个又一个山包间演绎的《春之声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