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4月经济太悲观现在就是震荡期
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中国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总额以及1到4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全线回落,房地产一枝独秀。
这使得对经济的悲观预期直线上升,有人甚至认为离崩溃只有一线之遥。这就是非理性判断,看到1月到3月的的数据就乐过界,看到4月的数据就哭过界。3月和4月有什么区别?无外乎货币政策出现变化,疯狂的投资行为受到了些许扼制。
4月份贷款下降,新增5556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增8173亿元和152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1.65万亿元和3072亿元。换句话说,如果维持今年1月的贷款增速,4月份的经济数据依然会非常亮眼,但那有什么用,只是最后的烟花。
2008年以来的经济质量一直糟糕,判断经济好坏的标志是产能过剩是否缓解,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是否上升。
无论是否注水,08年后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的总体趋势没变。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经济一直是两位数增长,最高达14%。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范剑平先生今年3月援引了一串数据,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及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一度曾经使中国投资回报率(ROI)1993年达到15.67%高水平,企业成本低利润高是普遍现象。2001年正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打开国际市场后,连续7年的出口平均增速超过20%,2000年-2008年中国投资回报率稳定在8%-10%。当时企业怎么做怎么赚,经济质量总体而言相当不错。
2008年是个分水岭。2015年10月,宋国青教授在论坛上发表研究数据是,在过去三年半时间里,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明显落后于总资产增长率,工业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分别为13.7%,4.7%和8.8%,但利润增长率同期只有1.8%,1.5%和3.0%。2015年的前7个月总资产增长率还有7.6%,利润增长率已经转为负数,负的1%。
投资回报率日趋下降,银行、企业等等资产规模大,还如饥渴症一般不断寻求股市、债市资金,还得源源不断注水的根本原因。如果以这样的投资回报率,继续货币大注水,就不是有没有债务危机的问题,而是债务危机何时爆发的问题,更是CPI何时超出居民忍耐线、社会不安宁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得守住两条经济底线。
一是不爆发整体性金融危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去年救股市不得不救,可以事后反思为什么要推行股市高杠杆,但到了金融市场整体坍塌的地步,政府只能出手。现在能够做的是不要继续推进高杠杆,以免出现不可逆转的危机,目前如果继续给长期无投资回报的公司不断注资,甚至债转股剥离所有负债,企业优胜劣汰就永远无法实现,这才是中国经济根本疾患。
如果中国金融真的糟糕到引发系统性风险,笔者支持果断救市,但目前市场来回震荡,地方债务在不断置换,居民与存款者、投资者已经付出不小代价,如果只是为了漂亮的数据不断进行货币注水,甚至允许低效率企业在未经改革的前提下加杠杆,是非常可怕的粉饰行为。
现在银行还在为以前的地方高杠杆买单。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少增,首先是受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加快的影响较大。据初步掌握的数据,今年4月份置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不低于3500亿元,地方政府存量贷款置换为债券,相应冲抵了贷款增量,但实际上并不减少融资规模,若还原这部分置换因素,今年4月份新增贷款超过9000亿元,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
经济的另一条底线是保证大多数人的民生安稳,不要动辄稀释普通人的财富。今年一月份水果、蔬菜、猪肉价格上涨时,有多少人心惊胆战。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都来自民生的安稳,民生安稳的第一步就是生活必须品、日用品价格的稳定,或者居民收入能够超过这些价格的上涨。
在民生不稳定时,必须以暴力手段控制物价,了解1947到1951年历史的人都会了解,当时控制物价是形势所迫。如果物价不断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产收入阶层被盘剥,就无法逃过中产收入阶层陷阱。我们一定会看到诸如庇隆夫人的阿根廷、现在的委内瑞拉的一幕。
制度改革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更不能回到均贫富的年代,而是咬定青山,在不断的可以接受的来回震荡中,逐步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让优质企业脱颖而出,同时让中产收入阶层成为压舱底的定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