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端传统” 迎来“高新精尖”
——从5·18经洽会看我省对接京津新亮点(中)
相比往年,今年的5·18经洽会亮点多多,更加突出协同发展、秉承开发理念、彰显“双创”主题、坚持高端定位、聚焦新兴产业、深化市场运作。这是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技术人员在向客商介绍他们研发的最新遥感技术。河北日报记者 赵 威摄
□河北日报记者 许卫兵
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高端会议、京津冀医疗信息化项目对接洽谈会、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项目对接洽谈会……在今年的5·18经洽会上,京津冀三地间的新兴产业项目对接、高端论坛等活动成为经洽会的“重头戏”,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发现,在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唱起主角的同时,一些高排放、高能耗和侧重于产能规模扩张的低端传统产业已难觅踪影。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京津冀产业对接告别了“低端传统”,迎来了“高新精尖”,这将为我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带来巨大机遇。
外溢需求明显,承接新兴产业转移正当其时
在首次举办的5·18新兴产业精品展上,记者发现这里拿得出手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产品还真不少。
在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展台,参观的客商围在展台前,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一个个形态、功能各异的机器人。香河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宏伟说,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生产、娱乐等多种功能,通过高度智能化,将成为人们的好伙伴和好帮手。
“香河机器人产业港项目总投资30亿元,目前已成功引进机器人视觉体系、3D打印技术等领域企业25家。”高宏伟介绍,其中半数以上企业来自京津。京津技术资源已经成为香河机器人产业港的一大优势。依托这一优势,未来几年,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将着力发展成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的产业园区。
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是首次亮相5·18经洽会,他们带来了一个叫做“河北一号”的项目。中科遥感科技集团副总裁徐智勇介绍,该项目将为河北打造一个由十颗卫星组成的小卫星群,借助这个小卫星群,京津冀地区将形成全面的数据覆盖。大气环境怎么样,甚至有没有违章建筑,烟囱是否达标排烟,这些都可通过卫星数据实时监测。这一项目将极大地提高河北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在经洽会上,一批大数据项目、医疗信息化项目、现代商贸物流项目等纷纷与我省签约,呈现出高端产业、新兴产业扎堆转移我省的新趋势。
为什么这么多高端产业、新兴产业项目花落我省?在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高端会议上,民生金融租赁董事长周巍认为,近年来,因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限制,京津地区的部分新兴产业或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外溢需求明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的比较优势凸显,为承接这些产业创造了条件。这样有利于形成“研发在京津、生产在河北”的产业链分工模式,实现三地共赢。
与此同时,前几年经常在经洽会现身的矿产资源开发、低端制造业等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如今已难觅踪影。“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下行抑制了这类企业扩张的冲动,另一方面,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今这类项目已很难在我省找到落脚之地。”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说。
补齐发展短板,才能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经洽会上,高端产业、新兴产业的对接洽谈点燃了我省各地的激情。
5月18日,在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高端会议上,廊坊市长冯韶慧介绍,目前廊坊的大数据产业已经聚集了华为、京东方、京东等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承接大数据产业,廊坊将积极搭建平台,为发展大数据产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连日来,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部分县区、开发区不遗余力地展示他们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优势。机器人产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成为这些地区竞争、比拼的重中之重。
京津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外溢,对我省意味着难得的机遇。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新兴产业的聚集无疑将有益于我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尽管机遇在前,但出席经洽会的专家认为,只有补上短板,河北才能将这一机遇牢牢抓住。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介绍,以大数据产业为例,有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巨大,到2020年,人才缺口将达122万。可以说,谁在人才培养上占据优势,谁就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上赢得先机。他认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周期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河北应该在这些方面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形成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