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牺尊萌翻全场
昨日,宝鸡石鼓山M4号墓文物提取第二日精彩不断。除了从提取的青铜鼎和青铜甗(zeng)分别发现铭文外,一件造型雄浑大气、制作精美的四耳乳钉兽面簋掀起了考古现场的一次高潮。而令所有考古现场人员屏息赞叹的是:一件长着小翅膀的青铜牺尊可谓精美绝伦,也为昨日34件文物的提取工作画上了完满句号。
连续两天,M4号墓壁龛48件文物提取结束后,考古人员将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二次清理发掘,提取隐形信息。考古队还将对棺椁进行挖掘清理,到底里面还隐藏多少惊喜,令人期待。
四足小方鼎
一行铭文显示主人名字
昨日提取的34件青铜器中,最先引爆全场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四足小方鼎。
当考古人员用毛刷清理掉方鼎内壁的泥土后,一串铭文映入眼帘。铭文从左至右竖排有“乍韦亚乙尊”字样,考古人员解释说,铭文第一个字“乍”通“作”,“韦亚乙”是这件鼎的主人,而“尊”是对器物的泛称。据此推测,这件方鼎是为名叫“韦亚乙”的人或族制作的尊。
既然铭文已经出现,是否铭文所称的“韦亚乙”就是墓主呢?考古人员解释说,鼎的主人和墓主是否同一人,目前还无法画等号。
随后,包括方座簋、青铜罍、分体甑等一批珍贵文物陆续出土。其中提取的一件青铜分体甑(zeng蒸食用具)和以往的甑、鬲组合的青铜甗形式有别。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主任任雪莉说,提取的这件商代分体甑非常罕见,目前只有河南安阳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过一件。
有趣的是,一件在壁龛里受损的青铜罍被吊装上来时,身上被纱布缠得严严实实。现场的专家打趣说,这是给骨折青铜器的包扎。
四耳乳钉兽面簋
仿佛听见牛喘粗气“孪生兄弟”现存美国
当体型庞大的四耳乳钉兽面簋(gui)被抬上工作台后,这件青铜器雄浑大气的造型立刻征服了现场的考古专家。
眼前的这件四耳乳钉兽面簋圆体深腹,口沿外折,腹部“长满”坚硬的乳钉;四只簋耳分铸在簋体腹部,颈至下腹饰有精美条纹。
令人称奇的是,簋耳的正面、侧面以及背面分别饰有形态各异的牛头造型,簋耳上端的浮雕牛头更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凑近牛耳,仿佛可以听见牛鼻喘出的粗气。据考古人员统计,这件四耳乳钉兽面簋共饰有28个牛头,192枚乳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难掩心中激动,称这件青铜器雄浑大气、造型精美,可谓举世罕见。任雪莉介绍说,除过这次出土的四耳乳钉兽面簋外,宝鸡地区还出土过两件。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宝鸡地区纸坊村出土过一件,现馆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体型比昨天出土的要小不少。
但是最早的四耳乳钉兽面簋要算1927-1928年间宝鸡戴家湾(旧称斗鸡台)出土的那一件。不过,当时出土的四耳乳钉兽面簋并非考古挖掘,而是盘踞在凤翔县一带的军阀党玉琨为筹措军费,采取盗挖所得。
据史料记载,党玉琨小时候在古玩店当过学徒,深知古物价值。盗挖戴家湾遗址时,他设立专门挖宝机构,雇请西安古董商做技术指导,并派专人对文物登记分类。
据流传于坊间的说法,党玉琨当时盗挖墓葬50座,挖出青铜器1500余件。
可惜的是,这些珍贵文物不断流失,其中一件四耳乳钉簋流落海外,目前存于美国佛利尔美术馆。
可以说,昨天出土的四耳乳钉兽面簋还有一个“孪生兄弟”流落在海外。
最萌牺尊压轴
面像小羊头长鹿角咋起名难住专家
“漂亮—”昨日下午4时许,当一件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长着一对小翅膀的青铜牺尊从墓葬中提取出来时,主持本次考古的王占奎也难掩心中激动。
这件头部长着鹿角、面部像羊的动物萌态尽显,可爱的形象令人难以移开目光。
让现场专家不解的是,这只牺尊头部似食草动物,而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从侧面端详这只“四不像”,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一对鸟翼从腹部伸出,看姿势似乎要撒腿狂奔。
令人称赞的还不止这一处,动物背部塑造可谓匠心独具。除了背部布满精美的各式纹饰外,牺尊的臀部和腿部塑造得圆润有力,一截短小的尾巴收住了所有的力道,让视觉重回华美的纹饰。
王占奎说,宝鸡地区之前出土过牛尊、驹尊、鸟尊等动物形状的青铜尊,但还没有与这件牺尊形态一致的,特别是这件牺尊腹部有一对类似小翅膀的造型,更让其显得罕见。
因其浓缩了多种动物形态,因此目前还无法为之命名,暂且称之为牺尊。他说,《庄子》一书中记载,庄子拒绝楚国使者让他当官时,曾言:“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大意是,你没有看见在诸侯祭祀时用的牛吗?养了很多年,穿着华丽的衣服,最后牵入太庙等待宰杀。由此可见,古人用以祭祀神灵的物品,必然要装扮一番,大多要艳丽、华美、夺目,以示虔诚。王占奎说,牺尊作为古人用于祭祀神灵的重器,这件牺尊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商代青铜器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