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山东 » 正文

全球资讯:济南首个海外孵化器将运行 孙村片区拟建“德国小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01
核心提示:济南首个海外孵化器将运行 孙村片区拟建“德国小镇”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走在最前沿的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有什么新思路?且

济南首个海外孵化器将运行 孙村片区拟建“德国小镇”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走在最前沿的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有什么新思路?且听局长一一道来。

济南首个海外孵化器将运行 孙村片区拟建“德国小镇” 

德国马勒贝洱公司一百多年来只生产汽车散热器 记者曹茜摄

太仓归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探寻济南制造业对接德国工业4.0的有效途径,我们欣喜地发现:为了让济南优秀制造业取经德国先进技术,政府部门在德国建立的孵化器即将投入运行;在高新区孙村片区,一个融合德国风情与高端制造的产城融合工业园已在规划中,这里将不再只有厂区,还有德式酒吧、餐厅、国际学校……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走在最前沿的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有什么新思路?且听局长一一道来。

和德国人搞合作,并非只有引进德国企业一条路。目前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市场广阔,而欧洲人力资源又处于“价值低洼期”,不少济南企业跃跃欲试,把研发中心开到德国。就在本月,由济南市政府部门在德国斯图加特建设的孵化器即将开始运行,供济南企业免费办公,预计有9家济南企业首批进驻。

组团到欧洲找技术

前段时间,济南有着60年历史的老牌汽车配件企业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松岩去了一趟德国,和他同行的,还有几家济南中小企业的当家人,以及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去德国找技术、找市场,同时去看看济南市政府在德国的孵化器建得咋样了,企业啥时候能搬进去。

“这次去收获很大,我们在德国找到了技术上中意的合作企业,我从德国回来后,上周六德方企业还派人专程飞到济南,和我们进一步谈合作。”李松岩告诉记者。

沃德汽配的前身是济南汽车配件厂,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发动机气门和气门挺杆生产销售企业,可谓是行业中的“隐形冠军”,已经为产地在中国的奥迪、大众等汽车配套多年。“我们早已经把汽车配件卖给了国产奥迪,接下来还想卖给德国产奥迪。这需要在技术上与德国原厂产品更贴合,同时要对德国当地情况非常熟悉。而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是请一位德国的奥迪、保时捷等企业退休高级工程师做技术顾问。”

让李松岩兴奋的是,奔驰、保时捷等名车的生产总部就在斯图加特,这里不仅有公司的潜在市场,还有丰富的德国工程师资源。“我们了解到,由于欧洲经济不景气,他们的人力成本较之前下降了约20%,现在聘一位德国名企背景的资深工程师,比以前容易多了。”

同样参加此次德国之旅的,还有济南以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季囡,她告诉记者,公司是智能设备研发企业,最近已经和德国的大学、企业达成意向,借助德国技术力量进行生物质能源机械的研发。“这块技术在国内不太成熟,我们已经在德国找到了合适的机构帮助研发,技术成果归我们所有。”

按照计划,沃德公司和以琳公司即将派团队进驻济南市政府在斯图加特设立的孵化器,享受免费的办公环境和政府部门牵头提供的法律、财务咨询等服务,将那里作为企业在德国发展的桥头堡。

政府搭台有信誉更省成本

在韩季囡看来,进驻孵化器最大的好处是信誉等级提高了。“企业自己去德国找合作伙伴,人家很难信任。现在由政府牵头建立孵化器,很多事情都有政府出面谈判,等于我们有了政府信誉做背书,事儿好办多了,对方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韩季囡说。

济南固锝电子器件有限公司也是将入驻孵化器的企业之一,他们到德国发展的目的主要是寻求海外市场。总经理董珂说,进驻孵化器与之前不同的是,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回报率会变高,这是企业自己单打独斗办不到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南已经有9家企业成为中德斯图加特协同创新中心入驻企业。拟进驻的企业在德国均已有项目合作意向。济南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个中心将成为济南在欧洲开展对外科技合作的母体孵化器,逐步向芬兰、美国、法国等国家辐射,发挥优势。未来三年,济南还将筹划6家以上海外孵化器,推荐30家以上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技术研发机构。

德国企业在济南也有“根据地”

其实,济南到德国设立孵化器、建立在德国的根据地之前,济南的企业和德国企业交流已经有了一条“纽带”。齐鲁软件园北侧办公楼6层的一间办公室里,墙上并排悬挂着两个滴滴答答的时钟,其中一个是北京时间,另一个是德国德累斯顿时间。开敞式的办公位,被两家暂居在这里、还未完成落户手续的德国企业“瓜分”。这里是济南-德累斯顿合作办公室,成立3年多以来,已经有多家德国企业在这里落脚,作为德企落户济南的第一步。

去年11月,有着“工业领域微软”之称的德国3S软件公司来到济南,也是先在这里落脚。济南-德累斯顿办公室负责人沈洋告诉记者,以前,德国企业提供的技术和国内公司需要的有些差别,“比如在软件行业,德国公司提供的软件就像是‘毛坯房’,里面很多技术需要根据中国行业情况进行细化、二次开发。而这块内容如果让中国企业自己做,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果也不一定好。现在德国企业在这边建立了研发机构,可以针对这种情况促进其软件在中国的本地化开发和服务。

作为济南对德合作的一个窗口,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济德产业办公室已经成为德国企业在济南的瞭望塔,为企业解除了“落户之忧”。作为济南—德累斯顿产业合作办公室建设发展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表示:“济南要建设的区域性科创中心必须是开放性的,有国际范的,不能闭门造车。而近年来,欧洲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对外合作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恰逢其时。”

把产品运到欧洲新建物流园或走“济新欧”铁路专线

把外资企业引进来、留得下,生产出的产品还要“走出去”,这离不开配套的物流产业,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有物流产业园的规划。

目前济南外资企业大多还是通过公路运输或者航运来运输货物,成本高、时间长。“在今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条‘济新欧’国际铁路货运专线,就是从济南到新疆再到欧洲的铁路货运线。”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术仁说,“孙村片区紧靠胶济铁路,我们希望把我们物流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与这条国际铁路货运专线联系在一起。”

2011年,一条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开通,这条铁路线从重庆出发,经西安、乌鲁木齐,到达阿拉山口口岸,随后进入哈萨克斯坦,然后穿越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运输线之一。2012年,这条国际货运大通道继续向西延伸,还联通了比利时的安德卫普。据了解,铁路货运的成本远远低于空运的成本,公路运输区域的局限性较大;而海运虽然便宜,但时间成本较高。计算下来,铁路作为货运的途径最为合适。

从上海、太仓转了一大圈回到济南,高术仁带着学到的经验又重新忙活起来。作为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的主任,高术仁心里的这根弦始终绷得挺紧。他忙着跟德国西门子公司对接,忙着完善孙村片区建设德国工业园、德国小镇的规划方案,惦记着片区内几家公司想要扩大规模的需求。

有底子一百年专注做一种产品“排头兵”企业在聚集

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位于孙村片区,是高新区新成立的七大园区发展中心之一。这也意味着,高新区将在孙村已有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智能装备城。

重汽公司已经在孙村片区发展了多年,作为一家大型汽车生产公司,必定需要各类汽车配件的供应。于是在重汽公司的周围,又慢慢聚集了一些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像是专门生产散热器的德国马勒贝洱公司、专门生产轴承的瑞典斯凯孚公司等。

马勒贝洱热系统(济南)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干净整洁,车间门口的一块屏幕上,清晰地列出一天工作的计划和进程。“我们租用的重汽公司的土地,刚开始,我们只给重汽供应产品。慢慢地我们也开始给其他品牌供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的产品分为适用商用车和适用乘用车两种,目前生产线已经接近饱和,我们还想继续扩建厂区,上新的生产线。”

斯凯孚公司距离马勒贝洱公司不远,车间地面划分出蓝色、白色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厂区内工程车辆和行人行走的区间。车间内自动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工人不多。记者注意到,在车间的不同区域都分别安装有显示屏幕,工作人员说,如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到显示屏这里来寻找答案,工人甚至可以在这里观看整个操作过程的演示。

“这两个公司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们只做一种产品,成为这个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企业。”高术仁说,“欧美的企业,尤其是德国的企业,都有这个特点。”

深合作与西门子共建创新中心园区企业都能用

目前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所在的片区内,ICT产业园已经基本成型,高术仁表示,高新区还计划在片区内建设德国工业园。“在这个德国工业园的方案中,有一个德国小镇的规划。”高术仁说。

德国工业园占地约6平方公里,将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建设一批符合德国企业要求的高标准的厂房及配套设施。而在武将山及其周围的现状道路和规划道路合围的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是德国小镇的规划区域,“在这里,我们将建设具有德国风情的建筑,以及完备的生活配套,像德式的酒吧、餐厅等,还有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教育和医疗配套。”高术仁介绍,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园区,更是一个有国际化背景的产城融合区。

产业园区的建设要符合德国标准,产业工人的培养更是如此。“我们正在和西门子公司对接,准备进行教育方面的合作,就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开始。”高术仁表示,目前济南职业学院已经与德国工商总会(AHK)展开战略合作,共同为企业培养蓝领。

“学生在我们这里实训、操作,毕业后可以直接达到生产的标准。”斯凯孚公司已经设立这样的培训车间。记者注意到,这个模拟的生产车间虽然不是真正的生产线,但却是按照实际生产线打造的,每一个步骤都与实际生产相同。

高术仁表示,与西门子的合作其实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实训功能,与教育机构和高校联合,打造智能制造人力资源平台;第二个层次是展示示范功能,增强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感性认识,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第三个层次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园区内的企业可以使用这个平台为企业策划智能化改造方案,对其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方案及效果进行模拟、验证。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达到40家左右。“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成为国家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高术仁说,“与西门子共建的创新中心就是整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一部分。”

“对比太仓,我们的招商观念还要改变,要更加开放,要更积极地对接企业。”高术仁说,“我们引进的不一定是规模大的企业,更多是细分市场的排头兵。欧洲国家的企业、美国的企业,只要是符合我们招商引资标准的,都会引进来。”

走马上任新成立部门——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半年多的时间里,宋卫东每天的活动日程都安排得十分紧凑。本报记者多次预约后,5月25日临近中午时分,宋卫东从济南市审批大厅赶回龙奥大厦,与记者见面。交谈起来有些出乎意料。记者首先问投资促进局成立以来有什么成绩、经验,宋卫东说:“投资促进局组建以来,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谈不上什么成绩、经验。”

从国有企业负责人到政府官员,身份的转变,使宋卫东更了解企业家在想什么,他关注的点也完全聚焦于此。

谈投资环境 改变“办事难”,政府官员“心底无私天地宽”

记者:平时和一些从外地到济南投资的企业家交流,相比于交通拥堵,他们反映更多的是“济南,济南,办事真难”,或者说“领导很重视,落实很困难”。

宋卫东:对企业家反映的“办事难”,我是深有感触。我原来是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是济南市独资的国有企业,同样感觉办事难,何况新来的企业?当初,滨河集团接手建设公租房,也就是后来获鲁班奖的清雅居小区时,光项目开工前就需要盖近200个章。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力度越来越大,手续已经减化了不少,但办事难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我注意到,虽然我们有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但个别窗口还需不断加强与本单位在业务审批上的无缝衔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行政审批效率。

记者:办事难的原因,是不是我们的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政府部门也有种种顾虑。

宋卫东:有政策面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有些部门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树立“招商引资一盘棋”的意识,多从促进济南经济社会发展“主人翁”的角度出发,多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企业家考虑。有一种倾向,个别政府官员担心别人议论“拿了好处”,对企业家敬而远之,不敢主动服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落地建设。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是为了全市发展大局,坚持“亲”“清”的原则,和企业家交朋友,或者突破条条框框帮助企业家解决困难,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谈“一个口子” 不对企业家说“不”,外资审批“容缺受理”

记者:市投资促进局整合了内资和外资招商引资职能,“一个口子引进”,虽然部门成立时间较短,但已经筹备参与多项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社会影响广泛。

宋卫东:我们筹备参与的重大活动主要有三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山东之夜、2016年绿公司年会、济南·香港新型城镇化项目合作圆桌会,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加强了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的沟通联系,推动了项目对接,友邦保险寿险项目、济南高新区与西门子智能制造人才教育实训中心项目、山东航空与波音公司客改货施工项目等均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投资促进局在审批大厅设了外资审批窗口,并有“容缺受理”的新提法,能否介绍一下?

宋卫东:对,我们创新项目落地服务,建立了外资审批“容缺受理”制度。如果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在外商作出相应承诺后,先予容缺受理并进行审查,为企业建一条“高速绿色通道”,缩短项目审批时间。

每家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变,招商引资人员不能对企业家说“不”,特殊情况交由投资促进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如果审批政策面需要作出调整,我们会向市里提建议。我平时也非常关注12345接到的企业投诉,从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济南刚刚获批开放型经济综合试点城市,这是自贸区之后新的一轮改革开放。只要政策面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可以先行先试。

谈聚焦发展 以往没有核心区 今后更注重产业合理布局

记者:投资促进局成立后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让各区县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试、较量。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招商引资竞争非常激烈,具体到济南,各区县都在争取大项目、好项目,如何引导产业布局?比如前些年都在抢金融单位,济南市甚至出现了几个“金融中心”。

宋卫东:以往济南没有核心区,以金融业为例,市中区有传统优势,历下区、高新区也有各自的优势,目前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央商务区,就要聚焦重点板块抓招商,金融区域总部今后将主要落户于中央商务区。投资促进局会引导产业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同质化竞争,各区县应有更明晰的产业定位,更多以产业链招商,比如济北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国最佳食品投资园区,吸引了大量外资。

在优化产业布局中,有些区县会作出一些牺牲,济南市也会出台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原来出台的“飞地经济”就有财税分成方案,将进一步细化落实。

从营商到赢商

一个月前的济南市开放型经济大会,引发了全市政界、企业界关于营商环境的思考和讨论。“营商”是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其目的是“赢商”,让外来投资者留得住、发展好。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如果一个城市有好的营商环境,好口碑会经由一个个投资商传播到世界各地,就像吸引了250多家德国企业落户的太仓,早已不再靠政策招商,而是环境招商。

如果没有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外来企业家望而却步,本地企业家也可能会“溜号”。一位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济南企业家曾经向记者讲过这样一件事:他计划投巨资在省内某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县领导非常重视,但办起手续来却是关卡重重,仅办手续已经花了3000多万元,还没有一点眉目。可气又可笑的是,项目还没有启动,当地环保部门已经开出了数百万元的排污费收据。这位企业家又有了新的想法,到国外投资,找一个不需要打点关系、营商环境纯净的地方。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府有“舍”才有“得”。记者在孙村采访时,高新区智能装备发展中心负责人也讲了一件事。园区内一家合资企业的瑞典籍高管来济南工作,园区先给安排住新建的公寓,高管住不惯,园区又给租了附近的别墅,高新区的服务让外籍高管很满意。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一个城市从管理者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能尊重企业、研究企业、善待企业、服务企业,从营商到赢商,不过是水到渠成吧。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