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全球财经:确实该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3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2016年陆家嘴论坛于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在会上,央行张涛副行长强调对于经营出现风险、经营出现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

2016年陆家嘴论坛于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在会上,央行张涛副行长强调对于经营出现风险、经营出现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

张涛强调金融业有序破产,至少透露四方面信息:一是金融机构有序破产即将付诸实施,金融业再也无法躺在政府“保险箱”里永无破产之虞;二是金融机构有序破产是金融业生态循环的现实需要,再也无需遮遮掩掩或三缄其口;三是金融机构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要把防范风险、避免破产放在经营管理首位;四是金融业破产是种正常经济现象,社会各界及民众应以理性态度面对。

应看到,早在2007年我国颁布新《企业破产法》时,就将金融机构纳入其统一适用范围;成立于1956年的河北肃宁县尚村信用社于2012年3月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但由于我国金融业长期由政府信用“兜底”现实,破产客观环境不成熟及相应制度建设滞后,金融业破产一直悬而未决;加上《企业破产法》有关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这远远满足不了金融业破产实践的需要。因而,在我国允许金融业破产是客观经济运行的需要,也是构建金融业运行生态之需。

如果金融业有序破产一拖再拖,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首先,金融业再不实施有序破产,从金融机构上看,无法确保“优生优育”,会使整体金融业陷入“大而不倒、僵而不死”的恶性膨胀怪圈。目前我国金融业准入门槛大大降低,只有通过有序破产,才能将有限的金融牌照再让位给涌入的新型金融业态,如互联网金融等。

其次,把金融业再放在经营“保险箱”里,从发展趋势上看,会诱发金融道德风险,也会使民众产生金融业有政府充当最后保证人的错觉,盲目参与各类金融活动。这也无法倒逼金融业经营转型,金融业会永远躺在安乐窝而乐不思蜀。

再次,金融业有序破产再无限拖延,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重点任务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因为不破产的银行总会在经营上以利润取代风险,以追逐政府主导产业项目和国有企业为最大目标,无法改变我国金融资源“惰性流向”,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局面无法改观,“双创”经济战略会陷入十分艰难境地。

目前,金融业有序破产客观经济环境业已生成,相关配套机制也已基本具备。从经济上看,中央确定的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目标,会加速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淘汰僵尸企业力度,这为金融业尤其银行调整信贷经营方向、重新确定金融资金分配格局创造了倒逼原动力。

基于此,打破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史上的“经济不死、银行不倒”的固有金融惯性,让金融机构有序破产成为“顺产儿”,也是大势所趋。从金融制度上看,我国已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存款利率也即将全面放开;且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可使99.7%存款人全额赔付;同时,相关银行破产法规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且有《企业破产法》为蓝本,不久的将来一部完善的《金融业破产法》将摆上案头。这不仅为金融业破产起到实质推动作用,也会大大减少金融业破产带来的社会震荡。

由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业有序破产局面到来,下一步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的制度设计,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机构市场处置与退出机制等,为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充分竞争提供一个完整的制度环境,迎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生态化的大好时机。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