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配图
2016年,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5点,A股是否被纳入MSCI指数最后揭晓。明晟公司(MSCI)宣布:暂不将中国A股纳入到MSCI新兴市场基准指数中。
A股三年漫长“冲摩”路画上一个失败的句话。
根据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昇公司(MSCI)的官网介绍,在决策A股纳入MSCI指数的过程中,将向其主要机构客户进行问询,大客户的反馈对于最终决策至关重要。
凤凰财经梳理多项公开资料,发现了这些机构投了反对票。
反对派:罗兰贝格和瑞信
凤凰财经在陆家嘴[-1.89% 资金 研报]论坛期间举办凤凰早餐会,业界学者、官员、企业家共同探讨《重新审视中国股市功能定位》。
罗兰贝格全球首席执行官常博逸在凤凰财经早餐会上明确表示,如果要投票决定是否支持A股纳入MSCI指数,“我会投反对票。(I will vote for NO!)”
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或许不是个例,相信MSCI在问询过程中有不少“反对”票,才使得MSCI最终第三次拒绝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
在多家投行中,瑞信是坚定的“悲观者”。瑞信分析师在5月报告中指出,A股获MSCI确认纳入的可能性有10%,获得原则性批准的可能性为30%。
从最终结果来看,“反对派”占了上风,连续3年将A股挡在MSCI指数门外。
骑墙派:“狡猾”的高盛、花旗、汇丰
相比诚实说“NO”的罗兰贝格,几家老牌投行则更加“狡猾”。他们给出的概率基本是50%-51%,不管是否纳入,他们的预测都没错,可谓是两边都不得罪的“骑墙派”。
高盛表示,中国政府有关股票停牌和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最新规定及解读提高了MSCI指数6月纳入A股的概率,纳入预期达到70%;该行预计MSCI指数纳入中国A股的概率升至70%,4月份预计的概率为50%。
虽然高盛给出的70%纳入预期看似乐观,实则不然。去年A股冲击MSCI指数之前,高盛在2015年5月报告中指出MSCI有50%概率在2015年6月份宣布将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如果今年无法加入,2016年A股纳入指数的概率接近100%。
一年时间内,高盛默默将2016年A股纳入MSCI的预期从100%降低至70%,三成降幅或说明高盛对于A股的担忧。
香港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对MSCI将于14日做出肯定决定的预期均大于50%。
“大规模的停牌是阻碍A股被纳入MSCI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所以我们把预期定在51%,”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策略分析师Jason Sun在最近的一项公开声明中指出:“51%意味着很有可能,但并不是一定。”
支持派:证监会、央行及中国政府
A股纳入MSCI指数,最大的支持派是中国政府。
为A股喊话撑腰的证监会
在MSCI做决定三天前(6月12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高官更是罕见发声,为A股“入摩”撑腰。可惜并没有改变A股最后的失败结局。
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A股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和最快速增长的市场,理论上讲,缺失了A股的全球指数是不完整的。”
祁斌指出,中国已经就纳入MSCI做了努力,其中包括外汇局简化了资金转移规定,证交所改进停牌规定,以及证监会认可受益人权利等。对于MSCI坚持要求取消对国际投资者使用投资与对冲工具的限制,他没有作出回应。
呼吁用平常心对待MSCI的中国央行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A股市场本次是否能纳入MSCI,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如果本次顺利纳入MSCI,这说明A股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如果本次MSCI再度婉拒A股,我们也不必急躁,这说明A股的体制机制建设依然亟待提高。
央行《金融时报》写道:“投资者持乐观预期当然可以理解,但我们还是要强调,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无论成败,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才是根本。”
A股3年“冲摩”路失败,明年是否会“苦尽甘来”成功纳入MSCI?凤凰财经将和所有A股投资者一起保持观望,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