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赫芬顿邮报》6月16日文章,原题:最新报告发现,中国的视光行业正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创造模糊的未来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除了人口世界第一,远视或近视等视力缺陷的人口也是全球最多。问题是,中国的视光行业未必能帮上忙。
经济力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效率高且不断壮大的劳动力。不过,大量劳动力如果视力有问题,便不能发挥最大作用。研究报告的撰写者李玲担忧地写道,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转型,视觉健康的改善需要工作方式的更新以及职业标准的提高。
报告称,三个主要因素导致了中国视光产业的参差不齐。首先是高度竞争和高度碎片化的市场。全国注册的眼镜制造商4800多家,他们当中多数是小企业,只有200家年收入超过300万美元。报告说,很多眼镜生产商的工艺过时,基本不进行研发投入。产品区别度低,质量经常低于要求。
其次是销售成本高。批发和零售环节给眼镜增加了太多成本,销售总代理、地区销售代理和零售商层层加价。与此同时,眼镜店为吸引顾客,常常选址黄金地段,但通常租金很高,结果是消费者买到的眼镜不值这个价。
最后是缺乏监管政策。报告说,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对视觉健康未给予重视。欧盟规定,矫正视力的镜片属于一级医疗产品;在美国,食药局的监管措施加上行业组织,确保对验光师的培训和教育都是高水准的。而在中国,卖眼镜和卖衣服没啥区别。多数眼镜店提供免费验光服务,但验光师只是经过职业培训,而非医学培训。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中国视光行业必须提高质量和专业标准,这样才能应对该国不断壮大的人口面临的视力问题。(作者莫琳·卡瓦纳,传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