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正文

全球资讯:解放军公众形象已打折扣 重塑网上形象当务之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9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独家高端智库特约之: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GSAC) 原题:《创新舆论体系 重塑网上形象》【环球网军事6月19日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

独家高端智库特约之: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GSAC)

原题:《创新舆论体系 重塑网上形象》

【环球网军事6月19日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军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时代是一个依靠形象生存的时代,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战争和军事力量的运用,越来越偏向软实力的提升,而军队形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军历史使命的拓展,人民军队的一举一动愈来愈广泛被海内外各界关注。军队形象作为一种精神品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载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5月以来,虽然“魏则西事件”舆论注意力早已发生转移,但类似舆情次生灾害仍在发生:诸如与魏则西类似的患者纷纷出现,导致其他部队医院面临同样的声讨。无独有偶,“5·12”汶川地震八周年,媒体、网民纷纷报道地震中出名的人物、获救人员当前近况,然而却独独忘却了付出最多的解放军官兵。功无人铭记,过则人人喊打,解放军怎么了?军队形象怎么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但也告诫我们:当前解放军在公众中的形象已打折扣,打破现有宣传模式,创新舆论体系,重塑网上形象,乃军队当务之急。

一、军队形象的网络现状:走下神坛,频遭躺枪

自从新媒体兴起,尤其是微博、微信、知乎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后,军队就一步步走下神坛,同时,形象与公信力也一次次承受着考验。可以看到,近年来解放军在网上备受争议,负面事件频发。总结这些负面舆情,既有自媒体发展带来的“扒粪运动”,也有军队自身行动引发的网络躺枪。前者是网民获得媒介权力后,通过“揭发”、“爆料”行为证明存在感,后者则是军队自身建设中本来是好事却遭遇网络负面解读,其原因之根本,是军队宣传报道始终跟不上网络“新常态”。

现实一:网络负面“扒粪运动”瞄准军队

针对军队的网络“扒粪运动”是从微博开始的,2013年,于建嵘等一批网络大V发起了“随手拍军车”行动,让军队陷入舆论指责中。此后,网民就像受到鼓励一样,频频爆出军队各类负面信息:“LV女军官”、乌海打兵视频、青岛城管强拆军产事件、魏则西事件等。网民以乌合之众之势,几乎让建立多年的军队形象一时间消磨殆尽。当网民没有料可爆时,另一种负面舆情产生了——网络谣言,从2012年的“中日东海开战”到2015年的“解放军多名将领被查”,网络谣言形式、手段都未发生变化却屡屡得手,虽然谣言随后被处置,但是伤害难消。此外,这股网络愤怒情绪也在其他事件中,迁怒于军队,如钓鱼岛危机和南海争端等问题上,军队一直被质疑不作为。

现实二:军队正面建设频遭负面解读

网络“扒粪运动”的同时,军队正面报道也难逃舆论负面解读。近年来,军队内部掀起的反腐行动成果颇丰,但在舆论场却让不少将军、明星军人等群体躺枪;军队媒体正面报道也频频遭遇网络标题党篡改,正面报道转身成负面。

如,“职能要坚守,出路在改革”的正面报道被篡改为“解放军供应站为省钱买易碎饭盒 数千份饭盒汤逸菜撒”。“也门撤侨”中军民鱼水情的正面报道,因标题党肆意篡改,造成了公众的错误解读,让海军后勤补给能力备受质疑,继而引发舆论热议,至今仍被互联网嘻笑为“八菜一汤引发的血案”。

现实三:军队宣传报道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网络“揭黑”中,军队成为众矢之的,正面宣传报道上,军队难获认可,由此让军队走下神坛,一落千丈。当然,军队宣传报道存在的问题也令这一局面一直发展,未得到有效控制。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军队宣传跟不上网络发展步伐,渠道平台受众面窄,宣传手法单一落后。媒体人意识落后,往往只想打造神一般的英雄,赋予更多的精神要求,宣传内容和形象往往高大全,脱离群众,不接地气,进而不被接受。二是,典型人物树立上,受困于时间、地域等条件约束,往往热点一过,影响消散,不具有持续性、集中性、符号化特征,无法形成长期的军队正能量,进而对军队形象改善作用不大。

二、改变军队舆论应对现状必须大胆创新

(一)意识创新

通常,美国企业的意识创新源自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从而促进他们更关注市场和需求,以创新意识实现生产。今年4月,北京龙泉寺和尚们已经利用机器人的现代化方式传播佛法,这无疑将我军宣传部门狠狠地甩在后面。在这个技术颠覆媒介形态的时代,创新为何在其他领域频发,而军队宣传部门应如何蹄疾赶超?龙泉寺的例子稍有不同,其意识创新并非商业考量,更多的是出自对佛教文化弘扬的教义。军队宣传工作者既不存在美国企业那种逐利的动力,也非宗教教义驱动,他们意识创新的动力来自何处?首先应该是作为军人的崇高荣誉感;其次是对军队组织文化和制度深深的认同感;第三是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将军队宣传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度的使命感。军队宣传部门应积极发挥军人的荣誉感、认同感和使命感,激励宣传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并将创新融入到工作考核奖励的指标,形成制度激励。

(二)技术创新

佛教与现代科学,在一般网民眼中似乎是矛盾的,前者唯心,后者唯物;前者是沿袭千年的古老传统,后者则是专门打破传统的创新之举。当佛教与现代科学走向融合,生产跨界产物机器僧之时,无疑给网民上了一课,跨界融合的新鲜事物,夺人眼球,冲破了传统意识里两者矛盾的观念。新鲜事物诞生极富眼球效应,加之龙泉寺此前在此领域的名气,机器僧之名迅速传开。军队宣传工作的技术创新,就是改变技术主要运用到武器装备制造的传统思维,将技术研发向政工领域有所倾斜。一方面,加大政工宣传领域的科学技术含量,合理分配资金资助前沿技术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军民融合,将民用领域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传播理念引入到军队政工宣传领域,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

(三)模式创新

贤二机器僧走红塑造了一个呆萌可爱小和尚的形象,走进网民心里。设计符合网络时代特点,交互性强,接地气。首先,其卡通形象已经在新浪微博有一定受众基础,接着以立体机器人形式登场已是熟悉的面孔,容易被网民接受,拉近网民与佛教之间距离。其次,从技术维度看,贤二机器僧交互性强,无论是机器人还是微信平台都可实现人机对话,形成互动,令人喜欢。第三,指令设置符合网络时代语境,口头禅“我去问问我师父”等设计活泼生动,接地气,在不经意间传播了佛法。军队宣传舆论工作的模式创新应充分借鉴党政机关和宗教机构、其他社会团体在融媒体层面的发展。在渠道上,打通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多个网络平台,形成良性互助的传播链条;内容生产上,贴合网络时代网民口味;形象及语言风格应符合当前网络语境,强调互动,做到接地气。

(四)体系创新

贤二机器僧粉墨登场后,龙泉寺以此为中介,开通贤二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与龙泉寺信息中心、法师个人微博等账号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跨平台的传播体系,可组织寺院与网民之间的全方位传播互动。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实现人机对话时空的跨越,还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通过自媒体大大扩展了佛教的宣传面。目前我国县以上党政机关已经逐步建立本级新媒体、主流媒体、第三方机构三位一体的舆情应对体系,一旦成为舆情事件主体,可扭转独木难支的被动局面。

目前在涉军舆情事件中,几乎没有第三方机构发声,这也是当前军队发声体系的一个缺失。第三方机构往往是国家社团、民间组织、研究院所,他们作为官方发声体系的补充有较多优势。首先,他们业务上受官方指导,可以领悟上级意图。其次,他们不受资金、人员编制等问题约束,可以成为官方发声力量的重要补充。第三,他们身处第三方,天然客观中立的身份,便于沟通协调,引导舆情。当前,第三方组织已经成为党政机关的重要助手,如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帮助国家网信办举办“文传榜”活动,旨在网络上弘扬中国文化正能量、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帮助公安部、国新办等部门促进网络安全行业自律,敦促企业履行网络安全责任。一些拥有媒体的行业协会,还能发掘媒体资源,成为官方发声补充。军队自身发声体系在缺乏资金和人员的情况下,扶植、培养第三方机构成为其发声体系的重要补充,或将是弥补当前军队发声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三、重塑解放军网络形象的建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重新塑造军队网络形象,需重新构建军队发声体系。发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发声渠道建设、发声力量组成、发声者素质培养、发声方式技巧、发声策划与预案准备等,需要协调军内宣、网、保等部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尊重基层,贴近网民,建立多层次军队发声渠道。面对受众舆论场转移,军队应及时跟进,重点布局新媒体舆论场,除抢占微博、微信等大众舆论场外,还应积极渗透知乎、贴吧、网络电台、A站B站、网络直播等新兴舆论场,及时了解掌握网民心理诉求,研究新兴传播规律,做到提前布局防患未然。对于军队缺乏资金的现状,在初期可充分调动已有的军人网民资源,对具有爱国情怀和正能量的账号登记造册,建立他们与官方账号的互动,将他们发展成第二舆论场,去中和网络负面非理性声音。在正面宣传战场,将我军的亚丁湾护航行动、维和行动、仪仗队活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等军队演训代表性活动开设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在自媒体展示出我军军人的艰苦生活和坚强意志,通过这种接地气的、不作修饰的、类似直播的新兴宣传方式,使人民子弟兵从网上重新走向民众中间,通过互动增强网络军民鱼水情。

(二)将军队参与社会公益作为另一条主线,贯穿全年宣传报道。大灾有大爱,当前网络舆论只有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的当下,才想起人民弟子兵,媒体报道也是如此。近日,福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部队官兵几夜未眠救人,最后相互依靠睡着;消防官兵徒手挖掘救人,被赞“刨土哥”……然而,灾害过后,这些官兵的后续情况却无人关心。此等现象屡屡发生,说明了军队媒体在正面宣传上的议程设置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参与救灾和社会公益是解放军难得的对外窗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此后,军队应在发声体系枢纽的协调下,调动军队媒体、公众号、微博及军外媒体资源,让军队参与社会公益和灾害救援的报道横贯全年,成为军队正面宣传的另一条主线。如军队医院应利用周末,开展义诊和向边远地区送诊等活动,充分体现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传统,抵消“魏则西事件”带来的影响。今年南方雨水可能带来洪涝灾害,军队再度成为救灾主体,军队宣传部门提早准备,策划专题报道,展现官兵整体的积极风貌,挖掘英雄典型事迹,将正面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突出重点,持续设置正面议题才能发挥宣传报道作用。

(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涉军舆情事件中,军队往往不止是单一主体,地方、企业也常掺杂其中。因此,在发声体系重建上,需考虑社会资源和民间组织的调动上。以“魏则西事件”为例,军队可以与网络、医疗监管部门、百度联合应对,这样不至于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武警二院等新闻爆出,更不会让舆情升级到挑战国家医疗体制、军队体制、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地步。其景象可能是:百度召开论坛强调严守诚信与社会责任,军队同样如此,强调为人民服务与强军梦。两者一前一后,遥相呼应。此外,军队应充分利用民间社团组织可靠的政治背景,独特的第三方身份,在舆情事件初期介入,成为非官方的、第二舆论场的主导,将官方的意图表达出来,成为网络非理性声音的对立面,让网民听到不同声音。

从军队一直经历的舆情事件可以发现,凭借不回应的鸵鸟政策,依靠传统官方媒体高大全式的正面宣传已经让军队形象大打折扣,久之则伤其根本,让军队建立几十年的光荣形象消磨殆尽。境外势力也将不遗余力地对我军抹黑、泼脏水,形成质疑军队存在之根本的舆情。到那时,网络战胜负已分,挽回无力。拯救军队网络形象并不简单,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构建一个适应网络传播规律,紧跟舆情发展的军队发声体系至关重要。我们在改革中一直强调“创新”,打破原有宣传模式,重建构建起新的发声体系和军队形象就是宣传部门最大的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