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在莫斯科观察到,近半个月来,俄媒体对普京的北京之行进行了相当规模的预热性报道。总体来说,俄民众普遍看好俄中关系。
记者23日在莫斯科参加一个民间团体的活动时,俄自然科学院院士尤里·纳格尔尼亚克谈到,俄中友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他认为,两国民众有极其关注社会平等等共同特点,相近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对俄中关系将继续发挥重要影响。
记者日前在圣彼得堡参加经济论坛,晚上在涅瓦大街与一名叫罗曼的老先生聊了起来。老先生说:“俄中是近邻,两国都很强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争吵。正因为此,两国的当家人经常见面是必须的。话不说不明,见面沟通要比通过电话或信使沟通重要。而且见面本身就意味着关系紧密。”
一名姓切尔尼索夫的中年人直白地对记者说,中俄近几年越走越近,完全是美国逼迫造成的。眼下俄美关系极其糟糕,美国对中国的崛起也挥剑弄刀。记者小区的门卫阿列克赛则说,S—400是俄武器库里最有分量的宝贝,把它卖给中国,说明俄罗斯不把中国当外人了。
其实,把中国当外人的俄罗斯人仍不少。他们通常是亲西方的“精英”,是所谓“西欧派”,也包括一批所谓“知华派”。英国广播公司23日即援引莫斯科智库一名高级研究员的话称,此次中俄会谈被精心包装成一次伙伴关系的展示,实际上,俄的地位相对“较弱”,“俄罗斯正陷入一种对中国的依赖”。
这种担忧低估了莫斯科的独立性和能力。据俄罗斯actualcomment 网24日报道,俄罗斯已开始在经济领域密切与印度的关系,以避免在经济上对中国出现依赖。在俄罗斯人关心的中亚问题上,陈寒士表示,很多俄罗斯人,特别是在领导层中,的确比较担心中国日益增加的存在感,但相比美国和其他大国在中亚的存在,俄罗斯更接受中国,因为它清楚中亚国家也是中国的邻国,从地理角度看,也是中国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