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地二点委夜蛾日诱蛾超千头 “玉米杀手”或大发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也发布了二点委夜蛾发生趋势预报,称华北大部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偏多,气象条件和田间环境都有利二点委夜蛾发生,其中我省南部等地可达大发生。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郭伟)“经监测,今年我省二点委夜蛾1代成虫量大,临西、宁晋、永年等地最高日诱蛾量超过1000头,沧县在6月8日至11日出现蛾高峰,4天诱蛾1144头,这一数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0倍。”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平是国内最早发现这一害虫的植保专家,6月21日,她向记者透露:“多地监测显示,这一严重危害玉米的害虫今年或将在我省大发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也发布了二点委夜蛾发生趋势预报,称华北大部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偏多,气象条件和田间环境都有利二点委夜蛾发生,其中我省南部等地可达大发生。据介绍,二点委夜蛾发生严重地块,3至4天即可造成夏玉米田大量死苗,死苗率可达90%,由于田间虫量大且在麦秸下隐蔽危害,危害速度快,往往来不及防治。
“小麦产量高,秸秆还田量大的地区,更有利于该虫发生,应全面做好防控工作。”董志平建议,防控这一害虫应以农业生态调控预防措施为主导,成虫控制为重点,为害期毒饵、毒土应急防治为补充。“应清除田间麦秸,麦田应耕翻或旋耕灭茬,小麦收获后,应利用灭茬机将田间麦茬和麦秸一块打碎还田并镇压,然后再播种玉米,破坏二点委夜蛾成虫栖息和产卵的适生环境。”小麦收获或玉米播种10天后,如虫情出现,应立即采用毒饵或毒土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