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从土耳其到它的邻国亚美尼亚都传出枪声。土耳其星期五晚上发生了未遂军事政变,政变军人一度控制电视台,宣布成立“和平委员会”接管国家政权,在离成功仅差一步之遥时因遭到民众的强大抵制而流产。亚美尼亚星期天有一队武装人员占领了首都警察大楼,控制了包括警察高官在内的人质,要求释放反对派领袖。政府方面否认“政变”说,但到北京时间星期天深夜,事情仍未解决。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曾是世俗化走得最远的中东伊斯兰国家。土在1960年至1997年间发生过4起军事政变,都成功了,这次发生的是第5次军事政变,也是唯一已经发动而被民选政府挫败的一次。
亚美尼亚是前苏联共和国,至今与莫斯科关系密切。它是外高加索小国,外界注意它很多时候是因为其与阿塞拜疆有纳卡争端。它的国内政治有更多内向性,也会有一点独联体国家的共性,但它不像土耳其,总是在进一步世俗化和恪守伊斯兰传统之间纠结和摇摆,并且因此有较强的地区牵动性。
西亚当下的真正焦点还是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已经抓捕近3000名政变军人,其中包括第三军团的将军衔指挥官。有报道说很多军队高官在逃离土耳其,另外有2700多名法官被革职。这算得上是相当全面的“清洗”。
中东所有伊斯兰国家都有较为突出的政治权威重心,他们或者是国王,或者是通过民选形式产生的政治领袖,还有的是宗教领袖。土耳其自加入北约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国父”凯末尔那样的“政治超人”。深受北约影响的土军队一直在国家政治中扮演角色,它被认为是土巩固世俗化的保障力量。几次政变打断了土耳其传统力量聚集成长、并进而主导国家的进程,确保了土长期顺应西方战略“镇守”中东。
这次政变的来龙去脉有些蹊跷。从以往的逻辑看,埃尔多安的国内政策向传统宗教力量倾斜,被视为“伊斯兰保守派”。在外交上,土被指曾与IS“关系暧昧”,并因此饱受争议。土击落俄战机进一步恶化了外交形势,今年以来的缓和尚谈不上稳固。除此之外,土出现“从北约开小差”的倾向,这一切构成了土发生新军事政变的紧张因素汇集。
然而军事政变的政治策动者被安卡拉指为现居美国的前大阿訇居兰,这似乎在说是一群宗教思想更激进的人发动了政变。不过政变被挫败后,美土相互发送的信息并不十分和谐,美国务卿一方面坚决撇清华盛顿与政变有任何关系,认为这种说法将“损坏美土关系”。一方面他又敦促土对政变者的后续调查“保持克制”。德国也提出希望对政变者的追究要“依法进行”。
挫败政变被普遍认为将加强埃尔多安的地位,他已经是土耳其这个议会内阁制国家里“握有实权”的总统,他一直希望把土变成“总统制”国家,而现在有可能成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
政治威权是中东大多数国家秩序的基础,土耳其在过去则依赖于民主制和北约纽带。冷战后北约的纽带实际变松了,而几次战争和“阿拉伯之春”又打乱了中东结构,新元素在搅动土耳其,而它的制度化能力和政治吸纳能力明显不足,所以它“剧烈抖动”了。
西方不会愿意看到土耳其也走向“威权政治”,即使土耳其的“政治强人”与西方友好,在西方看来与用民主机制遏制宗教力量崛起相比也是退步。土作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争夺的阵地,正面临内外多维度的迷茫。它如果安定不下来,必将带动世界的很大范围跟着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