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军情 » 正文

全球报道: 南海飞机跑道主要用于“捍卫海南核潜艇基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5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胸怀忧患,矢志强军,陈德明的目光始终瞄准未来战场。地图,是他进行科研攻关不可或缺的“工具”。王泗江摄大漠戈壁,暗夜无声。

胸怀忧患,矢志强军,陈德明的目光始终瞄准未来战场。地图,是他进行科研攻关不可或缺的“工具”。王泗江摄

大漠戈壁,暗夜无声。突然,一枚“敌”导弹挟雷裹电,远远飞来……

“跟踪目标!”西北某基地反导试验指挥大厅响起急促的调度口令。指挥显示平台上,数据、曲线频闪,该部配置在大漠中的各类设备密切追踪“敌弹”。

“发射!”一枚反导拦截导弹呼啸升空,数分钟后,显示屏传来“敌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两弹碰撞发出的光芒照亮茫茫夜空,我国又一次反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欢呼,握手,拥抱……指挥大厅内,大家将赞许目光投向指挥席上的一个身影——反导试验靶场系统副总设计师、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这一刻,他热泪盈眶。从白手创业托举神剑腾飞,到奠基铸盾助力神剑出鞘,几十项国家和军队奖项、发明专利作证,陈德明和他的团队矢志强军、捍卫祖国天疆的创新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和平是一种实力的较量,是顶尖技术的激烈对抗。他扛起如山使命——

敢为人先,反导试验打出国威军威

1991年1月18日,中东战云密布。

这是令陈德明难以忘怀的电视画面:美军爱国者导弹成功拦截并摧毁一枚伊拉克飞毛腿导弹。

双弹碰撞燃起的耀眼火球,显示了世界军事技术竞争的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反导,也催生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新课题。陈德明意识到,光有“长剑”还不够,还必须有战略防御的“坚盾”,“既要打得到敌人,也要防止被敌人打。”

不久,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该基地历史性地肩负起靶场试验任务。陈德明受聘为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

这一任命并非偶然。在此之前,陈德明便以超常的敏锐性和预见性,带领课题组跟踪国际最为先进的反导技术,大胆开展预研工作,比任务正式下达整整提前了两年。

反导技术要求在极短时间内运用复杂的系统,识别、定轨、拦截神出鬼没、高速运行、能量巨大的来袭导弹。这代表着导弹技术发展的巅峰,是大国战略博弈的筹码。

“和平是一种实力的较量,是顶尖技术的激烈对抗。只有登上战略的制高点,才能赢得国家安全的主动权。”陈德明和同事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向这一高地发起冲锋。

人们常说,弹道无痕。反导,首先要“看得见”:由于弹道导弹飞行速度快、目标信号少,反导系统发现距离短、反应时间少,准确的目标识别、高精度弹道预报是世界性难题。

为了让无形的弹道“显影”,陈德明向导弹精密定轨预报技术发起攻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创造性构建起新的方法体系,为反导靶场试验的进行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在该基地,陈德明有个特殊的“闹钟”。由于经常废寝忘食投入攻关,一干就是一整天,他不得不给自己设了个“下班闹钟”——23:30,提醒自己该下班回家了。

一天晚上,陈德明突然抱着一大捆数据资料在晚上10点前回到了家,妻子马丽正疑惑地想要说什么时,陈德明说:“我实在太累了,想痛痛快快先睡一觉。”

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妻子心疼得说不出话来,倒了杯牛奶拿给他喝。一转身,却看到陈德明已经穿着鞋,和衣倒在床上睡着了。

凌晨3点,妻子一觉醒来,发现陈德明不见了。一束光从书房透出来,陈德明正在电脑桌前专心地进行建模计算,手边放着半杯咖啡……

那段日子,陈德明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境界。吃饭时想到关键技术,他扔下碗筷冲进书房;睡觉时有了新思路,他立刻翻身起床记在纸上……近千个日日夜夜,无数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几年沉寂,厚积薄发。他创造性研究提出基于独立测元的自由融合技术,研究群目标定轨预报技术,破解了导弹多批次、群目标的精密定轨预报问题……他和团队取得一系列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成果,解决了困扰我军武器装备试验的重大问题。

几年沉寂,一默如雷。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一枚拦截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初战告捷,反导试验打出了国威、军威!

回望海湾战争反导的火光,陈德明颇为自豪:两次反导,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在祖国大漠上空上演的“剑起弹落”精彩一幕,完成的是技术更复杂、国防意义更大的中段反导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反导拦截技术的国家。

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褒奖,他丝毫没有懈怠,转身投入到下一个攻关课题中。

神奇的导弹“精算师”,解决问题的“万能手”。他带领团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攻坚克难,书写一个又一个科研传奇

说起陈德明,大家除了工作上称呼他“陈总”外,还不约而同提到他的两个“雅号”:导弹“精算师”,解决问题的“万能手”。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列装前的一次关键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拿不到宝贵的试验数据。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弹头。根据给出的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基地每天组织部队在上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空中和陆地拉网式搜索。

七八月的戈壁滩,最高地表温度达60多摄氏度。一天搜索下来,战士们嘴上、脚上都起了泡。两个多月过去,毫无收获,搜索陷入了僵局。

此时陈德明临危受命,他承诺一周给出结果。陈德明带领团队经过7天7夜反复建模计算,最终把落点定位在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范围内,这一落点区域将搜索范围缩小到了百分之一。

“太神了!”大漠“寻针”,试验人员按照陈德明标定的区域搜索,很快就找到了弹头残骸:距离他划定的中心点东西偏差仅1300米、南北偏差仅100米,这相当于目标搜寻定位的十环!

“有难题找陈德明”“叫陈德明来”,在靶场试验遇到难题时,这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在领导和同事眼里,陈德明总是能创造传奇——

2年破解前沿领域“老大难”。动态目标下的测量数据自由融合,是测控领域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陈德明持续研究某滤波基本定律并大胆猜想反复证明,一举破解困扰动态测控的三大难题。

20天啃下重大试验“硬骨头”。那一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要求3个月内解决高速目标评估难题。陈德明带着大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不仅20天完成任务,而且实现精度高于靶场设备测量1个量级。

1小时降服重大试验“拦路虎”。一次,我国某重大专项任务第一次飞行试验在即,突遇“拦路虎”——在建立准实时脱靶量计算模型时遭遇困难。陈德明带领人员1个小时编成计算模型,使问题迎刃而解。

有时试验出现故障陈德明不在现场,只要一个电话说明现象,他就能判断出故障原因;有些分析计算结果给他一看,他指出是计算软件错了,一查,果然是。这些看似神奇的能力背后,源于他平时的苦心积淀,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按照惯例,这通常需要进行9次试验,但当时,上级只提供了4枚试验弹。而且,基地靶场无法满足导弹的最大射程。

陈德明不信邪。他利用所学知识,不断改进创新试验方法,带领团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装备部队。

此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今日的试验靶场,就是明天的战场。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只争朝夕——

制胜未来,让新导弹早日昂首列阵

“作为军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克敌制胜的利剑。”虽然身在大漠靶场,他的目光始终瞄准着未来战场。

陈德明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导弹武器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至关重要。

一次,陈德明对某型导弹战斗射表进行评估。战斗射表是导弹的核心软件,十分复杂。陈德明在做仿真验证时,发现该导弹射表在某型特定条件下误差达到了允许范围的上限。如果简单给出“不满足指标要求”的结论“一票否决”,就意味着研制方要重新设计并再走一次流程,这将直接影响该型导弹装备部队的进程。

“今日的靶场,就是明日的战场。鉴定不是简单的验证,还要发现并解决导弹技术问题,这是靶场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德明主动提出,对导弹射表的数百万个计算结果进行系统验证分析。

这类验证专业复杂,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论证和数据验证。陈德明搭建起仿真验证平台,抽调了2人组建攻坚团队,反复进行推演验证和仿真计算。

这一算就是两年!经过数以千万次的模拟仿真计算,他们最终发现了新型导弹存在的技术缺陷并找到了解决方法,加速了新装备列装部队的进程。

人在靶场,心想战场。陈德明发现,按传统导弹武器试验方法,1次试验只能验证1个目标,且1个导弹型号需要进行多次试验,鉴定周期长、投入经费多。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变“一箭单雕”为“一箭多雕”。

这是风险极大的尝试。方案讨论会上,有基地领导和专家反对:导弹武器试验是国家级大工程,这种技术验证在国内尚无先例,万一失败,责任重大。

面对质疑,陈德明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详细阐述、反复证明。最终,这种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被采纳并一直被沿用至今,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也极大加快了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和装备部队的进程。

数载铸剑大漠,一心报国图强。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个个导弹方队浩浩荡荡驶过天安门广场,一枚枚“中国造导弹”威武列阵。当陈德明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参与试验定型的导弹武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画面时,不禁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矢志强军的科研先锋

本报评论员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这是习主席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也是陈德明的人生信条,更是鞭策他践行强军目标、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源泉。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入伍26年来,陈德明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获得10余次国家和军队奖励……他在导弹武器研究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动实践;每一项成果,都为了铸就大国空防利器;每一次攻坚克难,都为了提升我军新质作战能力。他的军事科技攻关经历表明,只有矢志强军、具备敢于超越的勇气,才能蹚出新路,创造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军人当为强军计。陈德明是科技战士、是科技尖兵,但他深知自己首先是一名军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姓军为战”永远镌刻在第一页。正是凭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担当,他不趋名、不逐利,创新面前不浮躁、不急躁、不烦躁,将攻关目标精准对接战斗力需求。他的目光始终瞄准明天的战争,瞄准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课题。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一旦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便快马加鞭攻关,一路闯关夺隘,抢占一个又一个导弹试验科技高峰。

当前,我军正处在强军兴军的加速推进期、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期,迫切需要一大批像陈德明这样把践行强军目标、勇攀科技高峰作为崇高追求,踏实苦干、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优秀人才。陈德明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竖起了一面镜子,立起了一个标杆。我们坚信,只要广大官兵牢记强军目标、立起强军志向、砥砺强军作风,为了战斗力一往无前、为了打赢一无所惜,强军兴军的目标就一定能加快实现。(陈小菁 邹维荣 宗兆盾 许京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