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网络 » 正文

全球报道:美媒对优步“投降”感到意外 抱怨“科技舰队”在华搁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3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对于滴滴出行8月1日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不少外媒表示“意外”。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称,在这个巨额科技交易不断的夏天里,

对于滴滴出行8月1日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不少外媒表示“意外”。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称,在这个巨额科技交易不断的夏天里,优步出售在华业务是最让人感到意外的。优步把在华业务卖给了自己最大、最成功的对手滴滴出行。这笔交易解决了一场为争夺用户而烧钱的战役,过去两年优步已为此烧掉20亿美元。美国“每日传讯”网站称,随着中国公司收购优步在华业务,“一场史诗般的大战结束了”。

今年初,优步公司创始人、全球CEO卡拉尼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虽然在中国遭遇强劲竞争者,但优步能够依靠技术而不是补贴打败对手。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优步如今在中国来了个U形大转弯,与滴滴达成协议结束补贴大战。该报称,两年前,卡拉尼克曾与滴滴创始人程维举行会晤,据称当时卡拉尼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滴滴出售四成股份给优步,否则就会在昂贵的价格战中遭遇“尴尬失败”。这次会晤给双方的竞争定了调,两家公司展开激烈缠斗。本周一,一切都结束了,优步刚好拿到原先设想的一半,也就是滴滴20%的经济权益。而滴滴赶走了竞争者,将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主导力量。

“优步挥舞白旗投降”,《时代》周刊称,优步不是一家习惯失败的公司,但这笔交易明显表明优步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投降认输。《华盛顿邮报》称,优步征服全球的脚步似乎一直无法阻挡,但跟此前许多科技企业一样,这艘巨无霸在中国还是碰壁了。报道说,中国拥有13亿消费人口和上升的中产阶层,一直是美国科技巨头眼中的圣杯。但这些巨头在中国很少取得成功,谷歌退出,脸谱难以进入,亚马逊艰难前行。美国企业称,进入中国的难度在加大,因为中国科技产业正变得更强大。

全 球 资 源 网 在 中 国 西 部 崛 起

有的媒体则“另辟蹊径”,试图从政治角度解读。《洛杉矶时报》称,优步突然决定出售所有中国业务给主要竞争对手,这让难以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成功的美国科技公司名单上又多了一个。该名单看上去像是一份全明星企业榜单,包括谷歌、EBay、亚马逊和脸谱等。是什么让中国市场对美国科技巨头如此具有挑战性?首先,中国有强大的本国对应企业,如百度之于谷歌,新浪微博之于推特,优酷土豆之于YouTube。另外,由于中国政府禁止推特、脸谱等一些海外网络平台进入,许多中国公司不用担心外国公司竞争,能安心地自行创新发展。文章称,那些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则面临本地公司竞争,在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外国公司的日子不好过。上月,有中国网民发布打碎苹果手机的照片,抗议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做法。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于2011年高调进入中国,结果却面临200家类似团购网站的竞争,几个月后Groupon就关闭了中国办公室。

“过去20年来,美国科技巨头都在书写类似的征服世界的脚本。这些企业就像驶离北美西海岸的帝国舰队,在其他大洲抢滩坐大。但当美国巨头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互联网市场时,无敌舰队却搁浅了。”《纽约时报》2日将矛头指向中国“多变而不透明的监管以及难以理解的生意方式”。文章称,“这就出现了一大鸿沟:一个是中国互联网,一个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网”,早期被视为推进世界实现金融和政治整合的互联网现在却无可避免地分裂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优步把中国市场让给本土企业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互联网冷战格局中正在成形的局面”。

英国《每日电讯报》甚至把优步出售中国业务与英方日前暂停英中法三方签署的欣克利角项目联系起来,宣称优步被吞并“反映出中国的双重标准”,“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频繁向西方企业关闭,使中方企业很难对欣克利角项目遭遇挫折感到太难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