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上半年县市区密集换届 70多人调整任职
交汇点讯习近平总书记曾将县比喻为国家的“纽结”,所以,县域领导干部的调整和变化,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江苏县域人事调整频繁,被很多人称为“换届之年”。交汇点记者观察发现,江苏97个县(市、区)在今年上半年共有70多位县级行政区任职人员发生调整,调整的方式呈现多样化。
江苏省委组织部网站在今年上半年共发布10次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其中5次都与县(区)人事变动有关。通过梳理发现,这些领导干部任职公示涉及江苏的12个设区市,南京雨花台区、玄武区、栖霞区等有8位区长履新,苏州的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三地迎来了新任党政“一把手”。
仅有4人为“异地调动”
徐州市副市长徐东海、新沂市市长陈堂清等考察徐州生产基地
据交汇点记者观察,在诸多县区任职人员的变动中,有4位属于异地调动,分别是:从淮安市洪泽县(现为洪泽区)委书记职位调任徐州市副市长的徐东海;从苏州市相城区委常委任职宿迁市委常委的张昊;从太仓市委书记调任南通市委常委、南通副市长的王剑锋;从如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调任镇江市副市长的詹立风。
7人实现“本地提拔”
南京副市长谢志成调研未来网络研究院
5位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升任市委常委或副市长一职。原南京鼓楼区委书记杨学鹏任职南京市委常委,原六合区委书记谢志成任职南京市副市长。原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张晓伟任职宿迁市委常委,以及原连云港市赣榆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卫东任职连云港市委常委。原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任职苏州市委常委。
另外还有原泗洪县委书记徐德任职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江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孙英任职无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苏北地区多为“原地转岗”
滨海县委书记钱武华到县纪委调研指导工作
“原地转岗”的模式是历年换届常见的官员调动模式之一,2016年上半年盐城市和淮安市“原地转岗”的比例相当高,其中盐城4人职务调动有3人是“原地转岗”,而淮安则是9人中有5人符合这一模式。滨海县委书记钱武华、东台市委书记陈卫红、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金湖县委书记张志勇等都属于“原地转岗”。
20人涉及“转任他职”
南通海门市委书记陈勇正在调研
从职能部门调任至县(区),是挑战也是机遇。南通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陈勇接替姜龙出任海门市委书记,是20人中唯一一位从纪检监察系统前往地方主政的官员。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在“转任他职”的20人中,有4人是从秘书岗位“转任”,原南京市委副秘书长祁豫玮任职江宁区副区委书记,原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金融办主任周勤第任职常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原泰州市委副秘书长刘志明任职泰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原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堂清任职新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县一级政府是整个政府体制中最基层,是直接接触普通群众的一级政府。”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经济学院汪建昌副教授对交汇点记者说,“作为县级领导人不仅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发展,还需要考虑工业上的发展,工作内容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区职位能够锻炼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干部人才。”
“县级区域的人事变动不仅是对一方区域有影响,甚至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笪素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县级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级主要领导的个人素质、办事能力对管辖区域的治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县级主要领导积极地提高整体素质。”
从江苏省情来看,县一级行政单位的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对于县这一级的特殊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的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江苏有97个县(市、区),它们牢靠不牢靠,同样影响着全省发展稳定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