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在2016东北振兴论坛上发言。新京报记者赵实摄
原标题:东北将调整国企布局重振经济
4市长在2016东北振兴论坛上反思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将为人才创业创造环境
新京报讯 8月19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在2016东北振兴论坛上表示,要对东北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全力稳住经济的基本面。
该论坛是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共同主办,旨在探讨东北振兴之策。
去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是-0.29%、3.41%和0.26%,排名垫底。2016上半年,东北三省增速依旧位列排行榜末端,辽宁更是以-1.0%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半年增速为负的省份。
“断崖式下滑”使唱衰东北经济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用“蒙圈”来形容此刻的东北。东北的重振之路该如何走,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现在网络上‘妖魔化’东北的言论比较多,其中有很多是不客观的。东北已开始打破现有环境,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杨荫凯表示。
东北经济如何突破困局?杨荫凯说,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比重,已占据整体经济的45.3%,其发展质量和水平将影响东北全面振兴的进程和大局。另外他还提出,应建立跨省一区多园形式的自贸试验区。
“应该加快建立‘一带一路’东北大平台,跨区域连接内外的多个产业园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东北还应实现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吸引内地面向欧洲出口的产业和资金向东北转移。
国有资本布局应调整
有观点指出,东北国企改革“换汤不换药”,是导致东北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杨荫凯说,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以大企业为主,国企是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东北一些国企却转身困难,国企独大的格局,导致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了压缩,而国有企业一直在按照传统方式经营,“接下来需要从体制上全面改革”。
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许善达指出,东北国企改革相对滞后,企业半社会、厂办大集体等问题还很多,“振兴东北经济,首先就是推进国企改革,把过去应该改但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完成好。”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剥离非主业,集中做好国有资本该做的事情。
现场
东北4市长“自省”经济缘何衰落
“反思”时间都超时
外界对于东北三省“集体衰落”的评价继续发酵,到底问题出在了哪?论坛期间,4个副省级城市的市长或副市长也公开“自省”。
8月19日,在位于哈尔滨大剧院的会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市长或副市长与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围绕东北经济困局,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市长或副市长相继发言。记者现场发现,4人谈了很多问题和对策,发言都超时。
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在首场论坛上第一个登台发言,他说,他已切身体会到,产业结构不优、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影响、市场化进程迟缓、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和民生保证能力水平不高等原因,使哈尔滨经济减速换挡缓慢、结构调整阵痛,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压力较大。
不只是哈尔滨,随后登台的长春市副市长张晶莹也在“自省”,“面临着体制机制不活、经济结构单一、转型发展缓慢、人才流失等共性问题。”
走下演讲台后,张晶莹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着重提出了对于东北人才外流的感触。“尤其在2015年,长春经济最困难的一个阶段,由于经济不振导致的工资待遇及就业创业环境不佳,不少年轻人选择了背井离乡。”张晶莹说,“想留住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待遇就上去了,如果有很多好的企业在东北,年轻人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东北如何自我转变、扭转衰落局面?张晶莹也提出,可建立东北人才基地,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体系,“还可以建立东北区域的科技大市场,4市共促科技成果流动与转化。”
沈阳市市长潘利国则提出一些辅助措施,如加快实现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四城市住房公积金个贷“同城化”。
为了吸引人才,大连市常务副市长曹爱华还建议,应该建设起创业生态圈。“政府要为创业者搭台站台,整合配置资源,提供扶持服务,这样才能带来市场的高度活跃,获得创业主体的认同,吸引更多人才。”
对话
新京报记者专访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
改革要打破小集团小利益
经济“断崖式下滑”,热衷于国企“铁饭碗”,行政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对东北的常见形容,20日下午,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阐述了他对这些观点的看法和对东北振兴的思考。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国企发展不力,是东北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宋希斌:以资源为主导的经营形态,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黑龙江的石油占到了能源的80%,但每年的产量和市场价格都在下降。
东北的国企在改革上落实力度还需要加大,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包括混合经济的发展速度也非常缓慢。作为政府来说,要积极克服一些利益需求,打破小集团、小利益的格局,把改革实实在在地落实下去。
新京报:有个说法是“投资不过山海关”,民营经济在东北有发展前景吗?
宋希斌:其实今年年初以来,在哈尔滨新注册的各类新市场主体已经达到了5.8万户。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容商爱商。只有形成了一个发展的“洼地”效应,更多的投资才能进来。总的来讲,东北地区在这方面也都有共识,决心也很大,下一步要实实在在拿出行动来。
新京报:有很多人评价东北人,办事时必须找人托关系才能办成?
宋希斌:其实现在很多东北人已经开始转变了,但要彻底解决这个思想,还是要从制度上、体制上下工夫,建立公开透明、便利化、被市民监督的体制,才能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化。同时也应该从每一个东北人做起,都去按章、按制度办事,增强制度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对政府机构监督的意识,一起营造一个宽松、公平、便利化的局面。
新京报:这种“人情世故”的出现,是不是与行政效率低有关系?
宋希斌:的确,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要从体制机制创新上解决问题。这几年哈尔滨在政府的大处室改革、探讨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上,都做了不少工作,以企业审批的优化为例,我们建立了便利化的审批流程,工商、物价、食药合为一个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年初,我们决定对哈尔滨市委办局的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削减30%,各个委办局的行政审批事项也大大减少。
新京报:还有一种说法是,东北人对“铁饭碗”十分眷恋,对自己创业或在民企工作比较不屑。
宋希斌: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与年龄偏大人的惯性思维等方面有关,实际上这个观念已经极大转变了。在哈尔滨,众创空间已经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出现、成长,我最近经常去这些创业机构调研走访,接触到了很多从北上广深回到东北的青年。不仅如此,很多东北本地的年轻人,也自己组建公司,或在科技成果转化、新经济等领域的民营企业工作。
新京报记者 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