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气预报有望精准到区 城市积涝将纳入预警范围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提升地面和垂直气象以及天气雷达观测系统,新建农业和环境气象观测系统。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南京市“十三五”气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悉,气象部门将强化临近(0—2小时)、短时(0—12小时)预报预警,天气预报有望精细到区。
《规划》提出,在提升现有地面、垂直气象观测系统和天气雷达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和近地层通量观测系统,完善特种种植养殖品种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以及农作物、花卉林果和水产养殖等生长状况实景观测系统。同时,新建浦口区、六合区、高淳区环境气象观测站,完善全市及溧水区、浦口区大气成分监测设施,建成全市环境气象观测网和老山、紫金山等主要生态旅游景区生态观测系统。最终构建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强化临近(0—2小时)、短时(0—12小时)预报预警,提升中短期(0—10天)预报能力,预报时效延至10天以上。在此基础上,发展延伸期(11—30天)预报,建立逐旬更新的精细到区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测业务。
同时,依托多个气象观测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集成暴雨、暴雪、雷电、大风、高温、寒潮、雾霾、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专家预报系统,建立气象因素成灾阈值指标,建立基于天气预报的城市积涝、高温干旱、低温冻害、农业气象灾害、洪涝、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动态评估系统和业务平台。此外,同步建立高影响气象及其次生灾害气象风险评估、预警系统,以南京主城区为示范区,完善城市积涝风险预警气象服务系统,以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示范区,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系统,以沿江及滁河、秦淮河、水阳江流域为示范区,建立暴雨洪涝中短期预警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