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财讯 » 正文

全球财经报道:媒体看中企在欧洲“买买买” 收购欲望似永无止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01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网络配图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 港媒称,从足球俱乐部到机器人工厂,再到私人银行,中国企业对购买欧洲资产的欲望似乎永无止境。

网络配图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 港媒称,从足球俱乐部到机器人工厂,再到私人银行,中国企业对购买欧洲资产的欲望似乎永无止境。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26日报道,对欧洲而言,一方面,中国抢购欧洲资产对它们来说是笔好买卖;另一方面,它们又越来越担心中国将欧洲最好的东西买走。

去年,北京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倡议,这是一项10年内推动中国变身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此后,欧洲的这种复杂情绪进一步加剧。

中国欧盟商会为管理中国分支机构的企业老总举办了一场圆桌会议,讨论“中国的工业革命”。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约尔格·伍特克说:“貌似中国人手里正拿着一张很长的购物单。”他说,这或许会加剧外界对“红色中国将买下欧洲”的担忧。

在今年5月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宣布将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后,争论愈演愈烈。这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笔投资之一。

伍特克说:“对中国投资者而言,购买欧洲的飞机场很正常,但难以想象欧洲企业在中国做同样的事情。”他一直呼吁对在华欧洲企业提供同等待遇。

中国欧盟商会本月公布的年报称,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已达110宗,不论是已完成的还是即将进行的投资案,“这都是一个极为强势的年份”。

报告称,经济下行、不友好的待遇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都在考验在华欧洲企业。

报道称,在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后,尤其是在中国的私营和公有企业变得更加有钱后,欧洲企业资产对中国企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现在,中国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欧洲企业已成为最受中国企业青睐的目标,收购它们可以使其投资多样化,并成为提升价值链的一条捷径。

浙江桐庐县箱包制造商力高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爱芳在2011年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抓住了收购了1993年创立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海格林品牌的机遇。

潘爱芳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横扫海外市场,我们的出口大幅下滑。这让我们认识到在贴牌生产模式下,我们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在每轮市场波动时,注定受到的影响最大。”

此后,力高控股开始寻找机会,收购现成品牌,并将重点从低附加值的贴牌生产模式转移。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给它带来了机遇,该公司毫不犹豫地收购了海格林品牌。

潘爱芳说,在斥资6000万美元进行收购后,公司提升了自己的市场形象,并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让该品牌的销售额增加了近一倍,并在欧洲聘请了高质量的设计团队。潘爱芳说,力高控股公司现在是2万多家中国同行嫉妒的对象,由于缺乏设计能力和独创性,这些企业正面临利润空间缩小的困境。

摩根斯坦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史蒂文·张说,中国过剩的资金正面临一个不太有利的经济环境,欧洲的开放和这些资金令中国投资者与欧洲资产形成了最佳的配对。

史蒂文·张说:“一旦中国经济能在国内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以及欧洲经济复苏令其企业价值回升,(抢购欧洲资产的)热潮可能会慢慢降温,并由此减弱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但对力高控股公司的潘爱芳来说,收购海格林品牌为她的公司提供了一块开拓海外市场的跳板。她说:“我们将继续寻找全球并购的机遇,因为贴牌生产只能是死路一条。”(编译/邬眉)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