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新一期《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披露了《深圳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未来,深圳将实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工程,全面推进“互联网+地方志”,建成“深圳数字方志馆”,全面完成全市新编志书与年鉴资料的数字化和入库。
根据《规划》,接下来,深圳将打好第三轮修志基础,并推动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自2016年起,市、区综合年鉴全面实现一年一鉴、当年公开出版。同时,编纂出版《深圳年鉴》英文版,做好网络年鉴编纂工作,实现年鉴纸质本与网络版同步发展格局。此外,还将全面完成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到2018年,完成对全市约1000个原自然村落的全面普查,编辑出版《深圳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建立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数据库和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并开展深圳古驿道等专题调查。
在完善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上,深圳将实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工程,全面推进“互联网+地方志”,建成“深圳数字方志馆”,做大做强深圳市情数据库,全面完成全市新编志书与年鉴资料的数字化和入库,探索建立网络年鉴平台,推动市、区级地情网站、手机地情网和微信、微博等平台建设。同时,建立地方志资料数据网络报送系统和年报资料数据库,建成志鉴在线编纂出版平台,全面提升地方志信息化的社会服务能力。
《规划》还透露,市方志馆将建成国内集方志、年鉴、地情图书等文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重要中心之一,以及市情教育的重要基地。接下来将完成市方志馆展厅布展和公共阅览室建设,并正式对外开放。此外,还要支持有条件的区筹建方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