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正重新成为自行车大国 直到1986年,63%的北京人还将自行车当做首要交通工具。但到2013年,该比例骤降至14%。
下降的原因并非秘密:过去30年,随着中国人享受新的繁荣,该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激增。不幸的是,这在过去10年间导致中国大都市交通堵塞,并被笼罩在雾霾之中。随着道路越发拥堵,中国民众、企业家和政府都在寻找替代方案。
于是,自行车——尤其是1965年首次在阿姆斯特丹尝试过(但未成功)的自行车共享项目——再次出现并成为最具前景的选项之一。
全 球 资 源 网 在 中 国 西 部 崛 起
卑微的自行车似乎不可能成为中国科技投资者的目标。但随着交通和污染日益恶化,汽车的地位已开始遭受打击,交通规划者越来越对公交青睐有加。但他们和全世界的同行都在面临一个问题:从家到公交站的“最后一英里问题”,这需要优先解决。
在中国,自行车共享正成为直接的解决方案。如今,全世界数百座城市都在运营此类系统。中国的系统正以非同寻常的速度迅猛发展:去年的共享自行车数量已超过世界上其他各国总和。杭州、太原和上海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规模在全球分列第1、第2和第4位。
初步数据显示陷入窘境的中国出行者乐意尝试使用自行车和公交系统。2010年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该系统成员拥有私家车的比例高于非成员群体,其中30%将自行车当做上下班工具。换言之,只要有供应,中国的许多私家车主愿意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意味着效仿美国等汽车轮上的国家。但自行车共享正使中国置身于一种曾濒临被摒弃的交通方式的最前沿。若幸运的话,这将向其他城市和国家表明回归过去亦是不断前行。(作者艾明德,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