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全球财经报道:梁隽樟 资本投入耐心有限 O2O企业等不到盈利就倒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3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梁隽樟(左)与凤凰财经记者(右)凤凰财经讯(记者鲁婧涵)2016年11月19-20日,由凤凰网与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2016凤凰财经峰

梁隽樟(左)与凤凰财经记者(右) 

凤凰财经讯(记者鲁婧涵)2016年11月19-20日,由凤凰网与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2016凤凰财经峰会”在京举行。会议过程中,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梁隽樟在接受凤凰财经记者的专访过程中表示,O2O倒闭潮的背后是其项目的经济模型有问题。

“资本寒冬”是2015年底以来在创投圈热议最多的词之一,但梁隽樟不认为它是一个寒冬,而是从市场融资节奏放慢的角度看到了找到好投资标的的机会,“资本市场总是会有周期的,基本上几年一个周期。但回头来看,最好的公司都会从资本市场低谷走出来,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关于此次融资节奏放慢会持续多久,梁隽樟表示不太去预测这个市场,而是主要关注可以把市场活跃起来的几个因素,例如二级市场上IPO节奏的加快,或二级市场制度上的改革创新(新三板的新政策、并购上会的新的政策等)会对一级市场有刺激作用。梁隽樟表示:“现在慢慢能看到市场投融资的活动更活跃,明年下半年市场可能会更好。”

伴随着“资本寒冬”的,是O2O的倒闭潮。梁隽樟认为,当初很多O2O项目的经济模型是有问题的,“它背后的逻辑是希望通过不断的资本投入,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习惯,在用户消费行为习惯改变之后形成盈利。但这件事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号,就是资本投入能持续多久?当大家发现资本的耐心有限时,资金链就会断了。”

那么现在市场的机会具体在哪?哪些行业可能产生下一个BAT?梁隽樟认为有几个领域可能有比较大的机会:第一,中国真正跟产业结合的企业服务巨头公司并没有产生,这里有发展成巨头公司的机会;第二,人工智能的应用能让企业成为估值非常高的公司。但想成为一个平台型公司,前期需要大量数据的积累,而这些数据往往在BAT手里面,所以会有挑战。而如果能做出与行业有深度结合的应用的话,公司将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既会看偏技术类的创新,也会看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但是最终,还是需要一个公司在商业上成功。所以如果一家企业是技术创新驱动的话,它最后还是需要转化成为一个商业模式的落地。” 梁隽樟补充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