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破千亿 对贵州意味着啥
12月12日14时49分4秒,在“贵州省国家税务局税收收入实时监控平台”的屏幕上,2016年累计税收收入数据显示为:1001.35亿元。
这意味着,贵州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从1994年国税机构成立之初的44.72亿元,至2002年突破100亿元,贵州国税税收收入年均增幅达15%以上,在14年间完成了从百亿级到千亿级的跨越。
令人振奋欣喜的数据,反映出贵州的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含金量也更高。
千亿元收入,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贵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靠的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纳税人的支持与贡献。”省国税局局长卢自强回答。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平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位靠前,经济发展的支撑不断稳固,为国税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
从专业税源角度分析,贵州千亿元的国税收入,主要动力来自于新税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有效的征管服务工作。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自今年5月全面推开营改增以来,四大行业营改增收入成为拉动国税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5至11月,净增收达119.32亿元,拉动全省国税收入增长15.5个百分点。
传统税源总体依然保持稳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酒、电力、商业税收快速增长,烟、煤税收下降减收。增减相抵后,传统税源整体实现平稳增长。
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亦为税收作出大贡献。在我省大力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推动下,今年金融、医药、信息传输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三个行业国税收入合计增收38.06亿元。
在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质量也在提升。千亿元收入,凸显“质优量增”的特点。
从“量”看,税收总量稳步提高,税收增速名列前茅。
1至11月,全省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955.15亿元,同比增长24.1%。不仅如此,还创造了多项指标排位靠前的好成绩——
税收总量排名全国第23位和西部第6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3位和2位;
税收增速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连续6个月在全国和西部均列第二位。
从“质”看,减免退抵快速增长,收入质量稳中趋优。
近两年来,国税宏观税负总体平稳,保持在8.5%左右;税收结构持续优化,三产税收占比由2014年的40.2%稳步提高至2016年前三季度的49.1%;经济税收协调发展,2016年前三季度我省GDP同比增长10.5%,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剔除营改增因素后同比增长7.7%,税收与经济发展基本一致。
千亿元收入,为贵州带来什么?
“辅助决策更加有力,财力支撑更加有力,服务发展更加有力。”22年来,国税质量提升、体量增大,为贵州扩大投资、改善民生等提供了及时稳定的财力支持,贵州在全国的话语分量将进一步提高。
稳增长,税收正助力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国税部门组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03亿元,同比增长66%;执行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新财政体制新增43.56亿元。对地方可支配财力贡献度持续提高,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前三季度,全省国税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打出一系列减税“组合拳”,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鼓励创业创新以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减免退抵税实现212.6亿元,占国税税收收入比重为27.44%,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调结构,税收正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随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三块长版”,补齐“三块短板”等一系列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前三季度,贵州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43.67亿元,增长11.8%,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506.61亿元,增数超0.9个百分点。数据背后,正是我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成果。
相关产业税收降幅收窄,化解过剩产能成效初显。
前11月份,全省卷烟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税收分别下降12%、22.4%,降幅比前三季度分别收窄2.3和4.5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税收增长7.9%,比前三季度提高8.5个百分点,扭转了下降趋势。
数据表明,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进程的推进,以及煤炭、钢铁价格回升,产能过剩行业出现好转迹象。
促改革,税收正助力经济新动能加快形成。
消费升级态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开足马力。
1至11月,全省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长突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业和交通运输业税收分别增长124.4%、77.9%和20.7%。
大数据战略行动深入实施,推动了我省服务业的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3.7%。在投资拉动下,1至11月电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服务业税收分别增长67.2%、250.6%、145.6%,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
千亿元税收,如何释放大数据价值?
“大屏幕上显示的是‘贵州省国税局税收收入实时监控平台’,平台直接与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连接,实时对税收收入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省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康颖手指“国税云”向记者介绍说。
画面中,实时开具的税收缴款书不断弹出,即时展示税收收入的申报征收情况。
“云上贵州”的建设,打破了各部门间的“数据孤岛”。通过大数据手段,国税系统尝试解析和释放税收数字背后的价值,开展税收经济关联分析,为政府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自主开发的“增值税数据风险监控平台”,实现从“实时监控税收”到“实时监控税源”的管理能力转变。
“每一张增值税发票上所载有的购销商品、数量、地区等数据信息,是反映微观经济活动最真实、最基础的第一手资料。”康颖说。
目前,这个界面展示的是我省与全国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数据显示,我省对外销售的商品主要煤炭、电力和钢材,销售额排在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四川。
为创新开发涉税信息大数据应用,我省国税部门作了诸多探索。
首先是拓宽涉税数据源,充分运用工商、质监、金融、发改、公安、国土、司法、住建、统计、物价等多个部门的涉税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提高信息管税能力。
今年,全省国税系统利用股权转让、公共资源交易、生产用电、社会保障等涉税信息增加税收收入6亿多元。
其次深化涉税信息增值运用。
开发多个软件,实时监控组织收入情况,深度挖掘数据金山银山。其中,增值税数据风险监控软件,既能实时反映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特色产业等购销情况,预测我省宏观经济和各行业运行趋势,又可以精准定位税收风险,及时堵漏增收。(作者:王璐瑶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