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点:莫把城市小广告只当“他人瓦上霜”

   2016-12-20 900
核心提示:2016年12月19日 14:51:33来源:新华网评论0打印字大字小 徐 可全球关注、近日,网上一则“放学途中的小男孩随手清理小广告”的
2016年12月19日 14:51:33 来源: 新华网
  • 评论0
  • 打印
  • 字大
  • 字小

徐 可

全球关注、近日,网上一则“放学途中的小男孩随手清理小广告”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男孩的父亲说,孩子随手清理小广告的事情在他看来没什么,其他小朋友也有这样的习惯。

很多网友都为这名小朋友的行为点赞。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并没必要将小男孩这样的行为树为榜样,原因是街头小广告又多又难清理,小男孩和其他同学“这样的习惯”意义相当有限,且已经有专人负责清理这些小广告,孩子们的职责并不在此。

社会有分工,人们在各自领域里各司其职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对于发生在职责范围以外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现象,我们就有理由抄起手来当一个“看客”。诸如这位清理小广告的小男孩,这个社会的热心肠们并不少,他们默默地为周围的人和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哪怕再微不足道,举手之劳中体现的是他们的态度,彰显的是他们对文明进步的责任感,传递的是事关整个社会的正能量。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只会让整个社会变得麻木不仁。还记得5年前那个始于车祸、死于冷漠的2岁女童小悦悦吗?和肇事司机的粗心冷血相比,18位路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加令人不寒而栗。当时大力谴责这18位路人的声音还萦绕耳边,现在却有人对身体力行维护公共环境的小学生嗤之以鼻。平时若没养成责任心和正义感,一到关键时刻,大概也只会是明哲保身。

孩子们放学路上随手清理小广告,事虽小,对治理城市“牛皮癣”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但其对社会风气的自觉维护却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在维护我们周围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和社会不良现象面前,并无“自家门前雪”和“他人瓦上霜”之分。社会环境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受益者;反之,社会环境若遭到破坏,人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莫管是“门前雪”还是“瓦上霜”,见着了,就一起清扫了,不好吗?

【纠错】 [责任编辑: 马若虎 ]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欧阳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