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全球财经报道:郎咸平教授!不砸碎这5条枷锁 中小企业永远走不出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3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作者:郎咸平来源:《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发布2011 年,中国美国商会对会员进行了一项调查

作者:郎咸平

来源:《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发布

2011 年,中国美国商会对会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华美国企业反映出的首要运营挑战竟然是官僚主义。为什么这样讲?是因为当这些企业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站稳脚跟之后,向二、三线城市发展时,它们发现这些地方政府普遍都有自由裁量权这个问题。什么叫自由裁量权? 我给各位解释一下,我们目前制定法律、法规的一般情况是,中央政府出一个“纲”,地方政府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详细细则。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决策、执行和监管环节上被赋予了非常多额外的权力,导致地方政府官员有了更多的权力寻租空间。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审批流程环节太多,情况太复杂了。我在调研的时候,听一个市的领导说:“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开工,要走20 多个流程,办30 多道手续,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有些需报省审批的甚至需要两三年时间。” 而且告诉各位,根据我的亲身调研,这个现象在我们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有多少企业能经得住这么烦琐的流程,等得起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跟延误战机是一样的。等把政府要求的各项手续都办下来,你会发现,也许这个项目就没有必要做了。

坦白地讲,今天的中国经济就是管制经济,今天的中国市场就是政府办市场。甚至在很多领域,政府不仅仅是市场的主体,而且是市场的主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我想说的是,要把企业从权力的笼子里解放出来,就要砸碎束缚企业发展的10 条枷锁。(由于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只讲5条枷锁,详情可见我的《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

1. 审批枷锁

中国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管制,行使管制权力的方式就是审批,层层审批,事先审批。这一点不用我细说,做过企业的人都清楚,用“一部血泪史”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们统计过一个房地产企业从买地到竣工,再到给老百姓房产证,这其中要盖110 多个公章,157 种收费。一方面,程序烦琐得要命;另一方面,每一个公章背后都有一次和公权力的交锋。

所以李克强总理说,简政放权是预防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解放市场、激发经济活力的基本之策。希望这些中央政府下放的权力交到地方政府手中不要变了味道,变成他们的敛财工具。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取消或者下放了416 项审批权,但是还有上千项可以取消,还远远不够。看到“下放”这两个字我就头疼,我个人的建议是能取消的就尽量取消,“下放”的审批权越少越好。

不打破这些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审批枷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是说说而已,中国制造业就不可能走出今日的萧条,什么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类的话就会成为空话,腐败也只会愈演愈烈。

2. 垄断枷锁

垄断是企业的天然属性,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所有市场化国家都立重法预防和惩治垄断呢?原因无非如下:一是垄断会形成产品的高价,推动通货膨胀;二是垄断阻碍创新,抑制产业发展;三是垄断愚弄和压迫消费者,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据我的观察,今日中国的垄断至少有四种情形:一是政府垄断,以土地为主;二是国企垄断,以基础设施、资源能源、通信和出版传媒等为主;三是官商勾结形成的垄断,以服务业为主;四是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各个行业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前两种垄断,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要求,想必会逐渐破解。第四种垄断,恐怕中国还没什么破解之道,因为我们距离那个阶段还很远,至今还没看到什么有影响力的案例。最令人发指的则是官商勾结形成的第三种垄断,例如出租车行业、大型食品批发市场等。这些垄断,都或多或少地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花大力气破除。

3. 税费枷锁

中国企业税负之高,想必各位有目共睹。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税负高、福利也高,这可以理解。但现在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了,还是那么高的税负却没有相应的福利就不正常了。根据福布斯公布的“税负痛苦指数”,中国排名仅次于法国,我认为这是可信的。但问题是,我们的福利水平能和法国比吗?

高税费必然带来下面的恶果:一是抑制投资;二是推高物价,助推通胀;三是与高物价连带的抑制消费。最近我看到中央采取了一些降低税负的措施,比如小微企业免征所得税、营改增,减轻企业1200 亿元税负,出版物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等。但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还是太高。当然了,如果大幅降低税负,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征管水平需要接受考验了。降低企业税负的好处不用我再多说,因为我们的政府已经体会过对三资企业减免税的益处了。

4. 融资枷锁

贷款难,利率高,是目前套在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脖子上的枷锁之一。关于这个问题我在《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一书中进行了详尽分析。

我们超发了那么多的货币,而银行又闹钱荒,那么“钱去哪了”?据我观察,中国不差钱也不缺钱,这些钱都去国企那里了、去地方政府那里了、去影子银行那里了。而国企的钱呢,也去影子银行那里了。所以到最后借款利率会越来越高,我们制造业和其他实体经济将更加痛苦,从而加速滞胀的到来。

我们再看看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利率,都没有超过1%,所以人家首先制造业复苏了,紧跟着服务业也复苏了,其金融业,包括股市等资本市场,自然是高歌猛进。通过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被银行业绑架了。银行及其衍生的影子银行这种高利贷式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盘剥,如果不打破的话,中国制造业就看不到春天。

5. 地价枷锁

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价格,是企业最沉重的负担之一。国家统计局关于洛阳25 家小微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小微服务业企业的租金占营业收入的10%,高的能占30%,而企业的利润率也只有10% 而已。也就是说,100 元的营业收入中,商家只赚10 元,房东却赚了10~30 元。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长期来看不同行业的回报率应该是1:1。简单来说,就是你投资一个小企业要花100 万元,长期来看,你的利润率应该和把这100 万元投资到土地上的回报是一样的。实际操作中,政府要鼓励创新,鼓励拉动就业,所以要压低土地这种不创造生产力的要素的成本,这就导致投资企业的回报率要高于投资土地这种不动产。但是中国完全搞反了,房东的利润最高能达到企业的三倍,这不明摆着鼓励有钱人炒房炒地吗?在制造业领域,地价其实决定着物价,也决定着企业的利润。如果地价、租金回归正常,企业利润将明显增加。

其余还有人才枷锁、社会枷锁、假货枷锁、国际化枷锁、法律枷锁,上面谈到的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事实。这些枷锁,从企业层面看,必然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