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做优、西部做大、北部做强、中部做精”是济南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也更源于为了服务我市城区迅速扩张的需求。医院作为市民离不开的配套设施之一,如何让大医院分布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匹配,满足市民的就诊需求?
“东部做优、西部做大、北部做强、中部做精”是济南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也更源于为了服务我市城区迅速扩张的需求。医院作为市民离不开的配套设施之一,如何让大医院分布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匹配,满足市民的就诊需求?
今天,我市公布了《济南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出炉。里面的“硬货“真不少——市妇幼要搬家!市急救中心要迁址!济南马上要有市国际医院了!……
现状有点囧
卫生资源持续“涨” 但仍存不少难题
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已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785个,其中医院2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4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7个、其他机构19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共计222.5亿元,2015年比2010年增加161.9%。
虽然我市卫生医疗资源持续增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仍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很多居民:
——医疗资源布局不够均衡。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配置不够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市内五区公立医院占比82.02%,床位占比78.98%,卫生人员占比75.57%。
——资源结构不够合理。如资源要素配置结构失衡,精神卫生、老年护理等专科领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缺少专门的五官科、精神卫生等专科医院。
——市、县级医院及主城区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市办综合医院与其它城市同类医院相比规模较小,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发展缓慢,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不够合理,医疗用房不规范,存在人才缺乏、医疗条件差、运营困难等问题。
——资源管理效能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如服务体系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够健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协作不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规划思路准
吸引城区资源转移 东西南北中“建高地”
在《规划》中,清晰精准地指出未来五年的目标:在全市规划设置不同层级的区域医疗中心。按照医疗卫生东部做优、西部做大、北部做强、中部做精的发展战略,优化存量,盘活现有资源,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未来5年,济南明确在全市范围内依据常住人口数,每100万人口设置1个市办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规划设置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市办专科医院(含中医类专科医院)。
东部片区以省立医院东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东院、市传染病医院、章丘区人民医院为中心;
西部片区以省立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长清区人民医院为中心;
南部片区以历城区人民医院为中心;
市区北部以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省交通医院为中心,黄河以北以济阳县人民医院、商河县人民医院为中心;
中部片区以齐鲁医院、省千佛山医院、省中医医院和市中心医院为中心,打造30分钟优质医疗服务圈,为群众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
院区调整快
医院搬家说干就干 扩建也在计划中
早在2005年初,市传染病医院就确定东迁,医院规划新址定在莲花山殡仪馆南侧的一片荒坡上。迁建工作最初进展顺利,当年10月,医院新址工程开工,2008年10月,包括门诊楼、病房楼在内的主体建筑就已基本完工。但此后,其他配套工程迟迟无法进行,由于涉及殡仪馆搬迁,也阻碍问题的解决。
此次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在济南高新区章锦片区新建市传染病医院。同时东部还将在济南高新区汉峪片区建设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在经十东路100号改建市国际医院。
随着国家放开全面两孩,产床告急,市妇幼保健院将迁建至经十路22029号(现传染病医院)。济南还计划迁建市急救中心,改扩建长清区人民医院并按三级综合医院管理。
此外,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上,强调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到2020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8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高标准的“国医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本报记者 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