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奔驰、本田等全球知名大企业资助“伊斯兰国”,你肯定觉得“不可能吧”。
但如果他们变相资助了,而且自己不知情呢?
英国《泰晤士报》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试图表达的就是这一可能。该报称,其调查显示,奔驰、本田、汤森路透、利物浦大学、哈里法克斯银行等数百家全球品牌、大学和慈善机构,都因各自的广告出现在极端组织网站或伴随极端主义者制作的视频出现,帮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新纳粹组织“Combat18”等赚了大钱。
有多大一笔钱?
《泰晤士报》说,极端组织差不多一个月能靠这些广告挣好几万英镑。
怎么做到呢?
《泰晤士报》是这样解释的:
一段YouTube视频,不论发布者是谁,其伴播的广告如果能获得1000次点击,视频发布者就能得到6英镑收益,而那些最流行的极端主义视频往往能获得100多万次点击。
该报称,如今,那些大型广告代理机构往往为牟利,推动客户去做在线广告。此前,为避免在线广告“突然出现”在含有极端内容的视频里,有关机构出台了一份黑名单。但调查显示,黑名单并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泰晤士报》举例说,一段含有亲“伊斯兰国”内容的YouTube视频,在播放暂停时就会有一段奔驰E级轿车广告出现,而这段视频点击量已达到11.5万次。
亲“伊斯兰国”视频下有奔驰广告。图片来自英媒。
该报道称,很多公司都表示,他们没有注意到本公司品牌广告会与极端主义视频内容沾边,并对此“深感担忧”。
牙买加桑德斯度假村的广告,出现在一段“基地”组织分支的视频中。图片来自英媒。
YouTube的所有者谷歌公司对此表示,在收到《泰晤士报》提醒后,他们已经下架了一些视频。谷歌发言人称,“我们会移除违反规定的视频,对于煽动暴力和仇恨的内容采取零容忍政策。”
至于那些广告代理机构,《泰晤士报》说,其中最大的6家都不承认自己有任何过错。
执笔:冬瓜侠 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