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互联网消费金融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0年将达十万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11
核心提示:来源:扬子晚报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发展较热。易观报告预测,2017年我国互联网

来源:扬子晚报


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发展较热。易观报告预测,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整体交易规模可增长至8933.3亿元,与此同时,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中泰证券预计,到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十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消费金融市场巨大,目前该领域正成为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电商消费金融争相争夺的阵地。

消费金融领域发展参与者众,竞争激烈

今天,苏宁金融发布了全新零售贷款产品“任性贷”,首批将于2月16日正式进驻苏宁位于南京、北京、上海等地20家线下门店进行试点,为门店消费者提供个人消费类贷款,用于商品分期服务。据悉,在消费类贷款方面,任性贷支持苏宁门店内手机、数码、家电等诸多商品分期支付,最高支持24期分期,未来“任性贷”还将覆盖“衣(医)、食、住、行、玩”等多个行业领域;还将为个人客户提供现金类贷款以及经营性贷款。

与市面上其他信贷产品相比,苏宁金融任性贷具有门槛低,申请快,还款方便等优势,真正诠释了苏宁金融打造普惠金融的初衷。同时,申请十分方便,用户持身份证和银行卡即可前往苏宁财富中心申请办理。在还款时,用户可通过PC端查询月还款额,通过手机苏宁金融APP自动代扣还款金额,简单快捷。

记者了解到,消费金融领域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除了上述苏宁金融布局消费类贷款业务之外,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电商消费金融等,也纷纷抢滩这一行业。传统银行近年来加大对消费贷款的重视度,各类明目的消费贷产品增加,准入门槛高,额度也高,甚至高达50万至80万不等。但只有30万以下金额可以直接打到贷款人账户由其自行支配,30万以上金额按照银监会要求必须采用受托支付,直接付给交易对象。多数银行对消费用途有明确限制,如严格防止贷款被用于投资、购房等非消费用途。

基于电商平台推出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做得有声有色,走在前列。2016年,消费金融领域的融资火热,其中趣店集团和乐信集团均获得数亿美元级别的大额融资。此外,投资方的投资重点也呈现差异化,主打蓝领、家庭消费、年轻人消费、海外市场、农村市场的消费金融企业也纷纷获得融资。相对于传统银行,“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等低门槛已成众多公司的标配,但这并非长久之久,业内人士称,消费金融需求相对长尾、多元,也要求着更高的服务能力,除了渠道、服务等问题外,风控才是核心。

消费金融领域空间巨大,未来有望突破十万亿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20%、最终消费率约为50%,而美国的消费信贷占比则超过了60%、最终消费率约为80%。从中美两国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消费金额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数据也显示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易观预测,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整体交易规模可增长至8933.3亿元,环比增幅保持在146.44%高位。与此同时,由于由于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中泰证券预计,到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十万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消费金融一定是风控到位的,而从各类场景以及应用来看,未来的消费金融也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同时,Analysys易观分析,跟随消费升级带动,消费金融正在向医美、教育、家装、农业、旅游、征信、记账、房产、汽车、保险等多个细分垂直领域进一步渗透。一部分客群和品类比价集中的垂直行业已经出现市占率较高的公司,如深耕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的分期乐,但更多的领域竞争还远未饱和。未来一定会在更多的细分行业出现行业巨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