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隐去“中国”二字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以拥有优质的空气、丰饶的土地和富足的海鲜而闻名。本周,该州首次开通飞往中国宁波的直航。不过,飞机上运的不是乘客而是牛奶。
中国投资正在改变塔斯马尼亚。海鲜是该州支柱产业之一,多亏中国需求,该州的鲍鱼捕捞量比5年前增长一倍。另外,中国在该州投资的酒店也纷纷拔地而起。
塔斯马尼亚是澳大利亚正在发生变化的缩影。中国已是澳第一大贸易伙伴,最近超过美国成为澳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由于本国耕地短缺,加上系统性污染和食品安全丑闻一再发生,保障饮食已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对澳大利亚广袤农场和奶制品的需求也由此产生。
中国在澳的经济活动并非没有反对声。在公众表达不满后,中国竞标澳最大牧场企业基德曼公司的举动最初被澳政府拒绝。澳政府还采取更严格的外国投资程序,对外国买家征收新的房产税,对外国拥有的农业用地进行审查。虽然报告显示,中国在澳拥有的土地不过是所有外国在澳拥有土地的3%,但这并未让澳右翼政客宽心。这种反华情绪迫使中国改变战略。
收购基德曼公司遇阻后,中国相关企业与当地富豪联手竞标,并最终于去年12月获得澳政府批准。此后,中国企业在农业和房地产方面的交易可能遵循此道。在用词上,中国也开始采取不同方式。中国外长王毅上周访澳,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不但是中国而且是全球贸易的使者。他在澳大利亚与其说是在宣传中国,还不如说是为一个理性、基于规则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呐喊。
王毅对自由贸易重要性令人欣慰的阐释,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国会的演讲交相呼应。特恩布尔为澳中密切的经济伙伴关系辩护,称中国是渴望购买澳产品的优质市场。他提到出口到广州和深圳的澳洲牛肉,同时也没忘记提到出口到东京的葡萄酒和出口到首尔的澳大利亚坚果。他似乎在采用中国的方法,淡化投资中的“中国”元素。(作者英·斯塔顿,传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