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欧美 » 正文

全球报道:華人移民百年宿命?為生活骨肉分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6  作者:周萍
核心提示:不少華人新移民,迫於現實生活壓力,不得不忍痛將在美國出生的嬰兒,送回中國由親人暫時撫養,等到孩子適齡上學後再接回身邊,這

不少華人新移民,迫於現實生活壓力,不得不忍痛將在美國出生的嬰兒,送回中國由親人暫時撫養,等到孩子適齡上學後再接回身邊,這些所謂「衛星寶寶」可能造成的後遺症爭議,近年引起高度關注。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新時代的「科技產物」,事實上,百年前因為想尋找更好工作機會,從中國遠渡重洋到美國的華人打工仔,早就出現讓家中幼兒成為「衛星寶寶」的潮流。

所謂「衛星寶寶」,是指這群嬰兒就像地球發射到外太空的人造衛星一般,幾年後才會回收。幼兒專家分析,這群孩子回美後,往往沒有歸屬感,不知道自己究竟屬於哪裡?人生常因此出現混淆。

生前捐出大批保存良好服飾給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的蔡和大,與她的弟弟Goy Toy、堂姊Ellen Toy,就都是1926年從美國返回中國寄養的「衛星寶寶」,一份由美國勞工局移民服務發出,與現今「回美證」功能相同的「再入境美國許可紙」(re-entry permit) 文件顯示,蔡和大由當時移民局,審核通過具有美國公民身份,因此到中國後日後返美時,將可憑此文件入境。

蔡和大的兒子梅英明說,母親在1927年,搭上遠洋船隻從美國回去中國,並由父親台山家鄉親人代為撫養,當時年僅八歲的蔡和大,還帶著弟弟一起回去,蔡和大曾說過,沒有父母一起生活,日子是比較辛苦,但她在台山待了12年時間,也讓她有機會學會中文,後來在1938年返回美國時,蔡和大還為自己可以和父親用台山話流利溝通感到開心。

致力保存華人歷史文物的華埠博物館基金會會長梅素蘭說,1930年代時,不是只有蔡和大一家有「衛星寶寶」,這種現象在當時華人家庭很普遍,她說,8、90年前,華人在美國生活相當艱困辛苦,不分男女只要有機會就拼命打工,加上當時移民政策嚴格,不管經濟、政治等各種環境,都不允許青壯華人有多餘人力照顧孩子。

與蔡和大一起搭船回中國度過青少年的Ellen Toy生前曾向家人說,不喜歡被送回中國的那段時間,而直到18、9歲返美,又得重新適應完全不同的生活,讓她過得不太愉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