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最低只要认捐1万元,或每年捐500元连捐20年,就可以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南京在全国首创的“个人慈善冠名基金”项目,运作8年参与人数近700人,总额突破1200万元。在这些认捐者当中,由孩子及家长为孩子认捐的比例超过七成,最小的孩子才出生6个月。
潜移默化传承仁爱之心
就在不久前,6岁的笑笑与妈妈手牵手熟门熟路地走进南京市慈善总会,这是笑笑第7次来这里捐款。她从过年的压岁钱中拿出了500元,再次捐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慈善基金,定向结对资助江宁区的一个贫困学生。今天到这里来,她格外高兴。她的弟弟顺顺刚刚6个月大,妈妈拿出500元给弟弟也设立一支“顺顺慈善助学基金”。
“他们一家都是我们的慈善义工,笑笑小朋友也是我们小义工中的一员,对不对?”南京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海方逗笑笑。“嗯!”笑笑自豪地响亮回应。
2011年,笑笑的妈妈张女士知道南京慈善总会的“个人慈善冠名基金”项目,最低认捐1万元就可拥有慈善基金冠名权,用于助学、助孤、助老、助困、助残、助医等6类慈善救助项目。既可一次性全额注入,也可一次认捐、分年到位,最长不超过20年,即每年500元。
“我们希望孩子有爱心,但不希望以说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做慈善,而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张女士对记者说,从她父母开始,一家人就热心参与慈善义工活动。笑笑和顺顺都有了自己的个人冠名慈善基金。正在上幼儿园的笑笑跟着妈妈做义工,孩子的热情感染了很多人,成了养老院里的“爱心宝贝”。
据南京市慈善总会统计,个人冠名慈善基金项目自2009年实施起至今,捐助者中由孩子及家长为孩子认捐的比例超过七成。
每一个名字都有温度
2012年,南京市慈善总会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秦淮区许女士告知市慈善总会,在家中发现已故亲人为孩子设立的个人冠名基金资料。原来,早在2009年“个人冠名基金”项目启动伊始,许女士的母亲就默默为外孙、外孙女各设一个慈善基金,分别定向资助一名优秀贫困学子。母亲去世后,子女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捐赠票据和受助人寄来的感谢信,从而获知这个“秘密”。许女士表示,一定要完成母亲的夙愿,把这桩善举延续下去。2015年,该基金资助的一名学生考入大学。
“那是我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已是香港大学大四学生的南京姑娘吕宥家,回想起10岁时捐资设立个人慈善基金的场景对记者说。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儿童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吕宥家父母为了给女儿一个特殊的10岁生日礼物,与南京市慈善总会沟通,最终捐资10万元设立以女儿名字命名的个人慈善基金,分年拨付,每年投入1万元。10岁生日宴上,吕宥家拿出自己历年收到的压岁钱和礼金,捐出首个1万元。这次尝试,直接促动南京市慈善总会2009年在全国首创推出个人慈善冠名基金项目。
现在,“宥家关爱基金”捐资总额已经达到16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儿110多人次。每年,吕宥家都要和妈妈一起筛选决定南京市慈善总会发来的资助名单,还会实地去资助对象家中考察,并邀请他们到南京玩。“关爱他人,已经渗透到我的血液里。”吕宥家大学选修社会学专业,即将就业,她希望能从事传媒或者公益组织方向的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个人冠名基金的认捐者当中,有的是由新婚小夫妻设立作为结婚纪念;有的则是以自己老师姓名命名的个人冠名基金,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南京市慈善总会负责个人冠名慈善基金事务的苏菲娅对记者说:“这里每一个名字都有温度,都承载着对个体来说难以磨灭的意义和一段特殊的感情。”
我的基金我做主
谁的基金谁做主。名字怎么起,善款怎么用,都由捐赠人说了算。这是南京个人冠名慈善基金让捐助者最满意的地方。
捐助之初,慈善总会就与捐助者协商决定个人基金捐助方向,每年定期发送拟受助者名单给捐助人筛选,并且可以陪同他们去现场考察意向受助者真实情况。救助对象确定,慈善总会在第一时间及时把捐赠款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并向认捐者反馈汇报资金使用情况。8年来,他们每个月在南京慈善网站上公布“个人慈善基金”捐赠明细,每年对财务账目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保障捐赠者对资金使用的知情权和信息透明公开。
去年,“南京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上线了新功能。点击该公众号底部捐助栏,选择进入“我的基金”,冠名基金全部列表呈现,实时动态公布详细的捐款和拨款记录。记者在手机上点击“方祖岐将军慈善基金”的捐款记录,发现捐赠已达19次,不止方将军一个人,另有14人也参与捐款,10元、20元为多,金额最小的只有0.01元。苏菲娅说:“这些爱心人士与方将军素不相识,都是方将军慈善行为的敬仰者。”南京市慈善总会专门在微信公众号上每一个冠名慈善基金页面下,开设“我要捐款”“邀请朋友一起捐”两个功能,得到市民热情响应。
南京市慈善总会负责人对记者说:“每一笔个人冠名慈善基金,就是一棵平民植下的爱心小树,一棵棵爱心小树连枝成荫,绘就南京平民慈善的仁爱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