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时报》3月6日文章,原题:北京的挨冻出租车司机不喜欢电动汽车 2011年,北京开始推动全电动出租车,这无疑是出于一片好意。绿色汽车不仅能减少该市的空气污染,而且也凸显其对成为创新中心的承诺。只是有一个问题:天太冷。
电动汽车在气温下降时亏电快,从而减少了其航程、效用以及——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收入。问问今冬北京那些开电动汽车的不幸的人便知。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了能让车多跑点公里数,他们关掉耗电的加热器,穿着厚重的皮靴开车。
北京对环境的承诺值得称道,如今仍计划以更环保的车型取代该市所有约6.7万辆的出租车。但是,与中国许多可再生能源计划一样,此举突出的是象征意义及对规划和实用性的宣传。
6年前,北京的试验一开始十分谨慎,只在郊区引入50辆电动出租车。到2013年年底,增加到1000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全市的充电站数量跟不上需求。2014年时有539个充电站,当时电动出租车是1150辆。因此,出租车有一半的时间在充电,通常要等上两三个钟头。此外,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不足150公里,且随着使用逐年下降,无怪乎许多出租车司机想要退出。
对于一个目标如此宏大的计划来说,这无疑令人失望。而对于发展再生能源,或许更好的做法听着有些乏味——即从扩大公共设施开始,比如从修建电网和充电站入手,然后再实施新能源要求和技术。(作者亚当·敏特,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