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会的主旨仍在于表达哀思和做出呼吁,因而与通过游行示威等方式激进表达政治抗议的活动有所不同。这表明,广大侨胞仍然坚持在用理性呼唤真相和正义。
4月2日,也就是在刘少尧被法国警方射杀一周后,数千名华人华侨在巴黎集会,呼吁警方对事件进行公正裁决,尽快公布真相。这样的集会,对于在西方属于少数族裔、大多并不热衷政治活动的华人华侨而言,并不寻常。这足见事件在海外同胞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他们对巴黎警方行为的不满情绪也在发酵。不过,集会的主旨仍在于表达哀思和做出呼吁,因而与通过游行示威等方式激进表达政治抗议的活动有所不同。这表明,广大侨胞仍然坚持在用理性呼唤真相和正义。
尽管刘少尧久居法国,但仍然保留中国公民身份,因而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事件发生后,我国驻法使馆立即启动了领事保护应急机制,通过交涉要求开展公正合理的调查;外交部发言人也严正敦促法方尽快查明真相,并理性对待旅法侨胞对此事的反应。应该说,中国外交部门的表态和举措,既保持了足够的理性和克制,也通过外交途径向法方施加了一定压力,为遇难同胞家属提供了积极帮助。
祖国无疑是海外侨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强大后盾,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涉及中国海外公民的事件,都需要成为外交事件。一个理性的现代大国及其国民,应当避免把个案上升到国家关系层面。刘少尧事件虽然存在不少疑点,但事件本身仍是个体刑事案件,且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它属于有意排华行为;我国启动了领事保护机制以及外交部的声明,都属于正常的外交程序,是为了妥善处理涉外事件,而非拿国家间关系做文章。因而,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需要将事件同中法关系联系起来。
回到事件本身,通过厘清真相让事情得到公正解决才是最重要的。目前,事件调查的主要难点,在于警方和死者家属对于枪击过程的说法存在分歧。不过,与警方指责死者先用剪刀袭击警察的粗略描述相比,在场家属的陈述提供了丰富的细节。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勾勒出事件的大致过程:3月26日晚,刘少尧在厨房用剪刀杀鱼,因楼上发出非常嘈杂的声音,他没放下剪刀就上楼和邻居理论。因喝酒后的刘少尧说话声音很大,导致楼上法国邻居报警,但报警时他已经下楼继续回厨房杀鱼。后有两男一女三位便衣警察急切敲门,但刘家的人并未开门。警察破门而入后,开枪将被门碰倒的刘少尧打死。
家属提供的细节,除了解释了剪刀出现的原因和用途,还说明了拒绝为警察开门的理由:警察穿的是便衣,在近年来治安形势恶化的法国,曾有人冒充警察实施犯罪活动。这些细节至少在逻辑上是自洽的。此外,作为逻辑链的自然延伸,以下两个推论值得注意:刘少尧是在自己家中与警察发生冲突并被打死的,因而可以排除其蓄谋袭警的可能;事发现场有三名警察,即便如警方所说,刘少尧用剪刀伤害了一名警察,也难以表明警方是出于被迫自卫才实施了射杀。显然,作为掌握公权力并实施杀害的一方,法国警方需要为其行为提供充足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否则,就需要对其错误行为进行司法救济,还法律以尊严,还受害者家属以公正。
4月1日,巴黎警察局局长米歇尔·卡多公开表示,将以最大程度的透明性展开独立调查。尽管事件发生一周后,法方仍未公布调查结果,但关注事件进展的全球华人在呼唤真相和正义的同时,也一定愿意保持更长时间的理性和耐心。
随着我国公民全球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加强海外公民人身安全及利益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已经出现多起中国公民在海外恐怖袭击、犯罪活动或骚乱中伤亡的案例,但像刘少尧这样因可疑理由死于公权力的事件,仍然很罕见。无论事件的真相如何,意外事件发生国的责任担当,都是我们维护海外公民权利的重要基础;而开展与全球负责任政府的长期合作,也将是维护我国海外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主要方式。我们注意到,巴黎警察局局长除了承诺调查事件外,还谈及了加强中国侨民和游客安全保障的问题。这种表态如能转化成有效行动,其意义无疑超越了事件处置本身。我们希望警察局长的话,不会因为其表态当天正值西方的愚人节,而不被人们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