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今年第一尾!上海长江口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

   2017-04-11 东方网1230
核心提示:原标题: 今年第一尾!上海长江口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记者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处获悉,4月10日,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

原标题: 今年第一尾!上海长江口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

记者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处获悉,4月10日,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长江口三甲港附近水域,监测到今年第一尾鲟鱼幼鱼。经形态学分析比对,初步判断是野生中华鲟幼鱼。

中华鲟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天开始从东海洄游至长江中上游繁殖。次年春天,幼鲟顺着长江而下,游入大海。每年,中上游监测中华鲟繁殖情况,长江口上海段监测中华鲟幼鱼情况,以判断上一年是否有幼鲟出生。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透露,10日当天发现的中华鲟幼鱼,是继2016年野生中华鲟幼鱼监测“0”记录后,长江口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标志着去年秋季自然繁殖的野生中华鲟幼鱼已陆续抵达长江口水域。从当日起,保护区管理处立即启动应急抢救机制,全力监测布局,加强监测力度,以全面掌握长江中华鲟资源变动趋势。

图说:工作人员检查中华鲟状况

近年来,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出现不连续趋势。

有关科研机构监测显示,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未在现有唯一已知产卵场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仅2016年秋季在产卵场监测到自然繁殖活动,专家一致认为,这意味着自然种群濒临灭绝危险。

据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监测显示,2014年和2016年在长江口水域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印证了2013年和2015年未发生自然繁殖的事实;虽然2015年在长江口监测到大量的幼鱼说明2014年发生了自然繁殖活动,但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至今仍是个谜。

图说:工作人员测量水质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告诉记者,这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保护而言,是致命打击。针对中华鲟自然繁殖不连续的紧急状况,保护区管理处正加大长江口中华鲟特别是幼鱼资源监测工作力度,深入渔港渔村渔船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宣传工作,工作人员长期坚守监测和抢救一线。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