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打工大县”上演“凤还巢” 贵州正安吉他畅销海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4  来源:多彩贵州网
核心提示: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区一角。 周燕玲 摄在贵州省遵义市东北部的正安县,沿县城驱车北行3公里,一个大型的实物广告映入眼帘,这是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区一角。 周燕玲 摄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区一角。 周燕玲 摄

在贵州省遵义市东北部的正安县,沿县城驱车北行3公里,一个大型的实物广告映入眼帘,这是一把斜立在屋顶的黄色吉他,旁边有“中国吉他制造之乡”8个大字。广告所在地是正安县的吉他产业园区,汽车还未驶入园区,耳边就原来各种交织汇聚的机械声。

“2016年正安吉他年产销300万把,80%的产品为出口。"正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劲松告诉记者,这里制造的吉他畅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估计占目前中国吉他出口额的三成。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区全景。 周燕玲 摄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区全景。 周燕玲 摄

走进吉他园区一栋三层高的橘色外墙厂房,记者看到,有激光开料、合桶、裁边、打磨、调音等各样式生产流水线。在调音房内,几名调音师各自一手扭动金属旋钮,一手抚着琴弦侧耳倾听,时不时拿出一把小尺子测量吉他弦高,调试到琴弦杂音不再,才把吉他放在身后的架子上,又拿出一把吉他重复之前的动作。

“一直都在加班加点的赶货。目前接到的是巴西、日本等国家的30万把吉他的订单。”站在堆砌高过头顶的成品纸箱前,遵义神曲乐器制造公司总经理郑传玖说,这批订单在该公司已排产到2017年12月,新来的订单要到明年方能出货。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北部的正安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它是如何成为一种西洋乐器的生产基地的呢?

这还得从正安县的“打工经济”说起。1987年,正安县组织“300娘子南下广州番禺务工”,开启了中国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先河。三十年来,正安外出务工者中不少人成为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目前,正安县仍有3万至5万人常年在中国沿海城市吉他制造企业务工。

“正安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没有找到发展突破口。”正安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杨晏超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正安县“瞄准”该人群主打“乡情牌”,“引凤还巢”,引导和鼓励其返乡创业。

工人在调音房对吉他调音。 周燕玲 摄

工人在调音房对吉他调音。 周燕玲 摄

2013年,郑传玖成为返乡创业的第一人。之前,他已经和哥哥于2007年在广州创建公司,代工生产依班纳、塔吉玛等世界知名品牌吉他。

郑传玖将公司生产线从广州搬回了遵义正安县,令当时近200名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郑传玖的带头尝试,引来了朋友圈的跟进。同为正安人并在外从事吉他产业多年的刘汇波、赵山也把公司迁回正安。正安吉他产业园也至今陆续引进26家吉他企业,其中包括5家吉他配套企业。

在杨晏超看来,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回归”本土,主要得益于正安的劳动力群体自身优势和政府免租减税等优惠政策以及贵州“县县通高速”的物流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安吉他企业中有近一半的老板是返乡创业人士,90%以上的技术工人和一线员工均为本地返乡农民工,目前园区共有9242名工人。

正在机器上用砂轮打磨吉他的郑维松告诉记者,回乡就业能兼顾家庭,这是不能用钱衡量的。

在郑传玖的厂里,日本电吉他知名品牌Ibanez中国地区品质管理主任庄园,不停地穿梭于各车间,查看各工序生产实况。

“他们的品质值得信赖,也很讲信用。”庄园告诉记者,自从郑传玖的公司从广州搬回贵州正安,他们也一直“追随”到了这里。(完)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