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四川 » 正文

全球报道: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核心提示:繁忙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月15日,从成都飞往洛杉矶的航线正式开通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企业降低了成本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

繁忙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3月15日,从成都飞往洛杉矶的航线正式开通

 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企业降低了成本

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4月5日,成都北端的国际铁路港迎来最大规模整车进口,78台宝马中规车搭乘蓉欧快铁跨洲抵蓉;在南端的双流国际机场,一架架国际航班连绵起降,近百条国际(地区)航线让大千世界近在咫尺……

站在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阵地,成都肩负国家使命,以“飞”的姿态展开开放双翼,在经济全球化中加速布局,构建起内陆开放必备的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实现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踏上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新征程。

A

腾空“飞”

大千世界近在咫尺

3月15日,一架全身橘红色涂绘的“功夫熊猫”号波音787梦想客机,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载着270多名旅客踏上我国西南地区直飞美国洛杉矶的首航之旅。13小时的航程,把成都与世界“好莱坞”之城紧密地连接起来。

多条国际航线提升成都全球通达性

这是继直飞旧金山后,成都第二条直飞美国航线。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拥有两条直飞美国航线的城市。去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机场集团与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集中签署了9条国际航线合作协议,海南航空的成都直飞洛杉矶航线就是其中一条。时过半年,9条国际航线已开通了5条,余下的4条也将很快开通。成都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历程中,向世界展示出非同凡响的“成都速度”。

国际航线是国际上衡量一座城市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座城市的国际航线数量,往往反映着这座城市的全球通达性,以及与世界交流开放程度和便捷程度。截至2016年底,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为95条,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国际(地区)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目前,成都直飞亚的斯亚贝巴、奥克兰等定期国际航线已确定首航日期,将分别于5月下旬、6月中旬开通,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即将突破100条大关,进一步巩固“航空第四城”的地位。

成都全球通达性的提升,最直接的显著变化就是空中客货流不断增大。2016年,双流国际机场实现年旅客吞吐量4603.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1.1万吨,在我国内地218家民用机场中分别居第四位、第五位,继续领跑我国中西部地区。除了“量”的提升,双流国际机场的服务质量也获得了旅客认可与肯定,机场实现“质”“量”齐头并进发展。4月11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民航服务峰会上,双流国际机场获得年度“最佳机场奖”,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一市两场”构建空中客流物流网

很快,成都就将迈入“一市两场”时代,国际航空枢纽即将向世界展开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两个翅膀,助推成都“飞”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定位于国家级航空枢纽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于去年5月正式开建。这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民航“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于2020年建成投用,届时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第三座“双机场”城市。目前,成都“两港三网”建设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对外发布。根据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总数将达100条以上,其中直飞航线70条以上。加快建设“国际多直达、国内全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重点开通至欧洲、北美洲、中东、澳洲、非洲等战略性国际航线,,建立完善2小时航程的国内航空圈、4小时航程的泛亚航空圈和10小时以上航程的洲际航空圈,着力构建以成都为国家门户枢纽的“空中客流网”。同时,大力发展全货航运输,重点建设欧洲经成都至北美航空货运横向主轴和成都至泛亚地区重点城市的航空货运纵向主轴,形成“T型”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总体格局,着力构建以成都为西部共享枢纽的“空中物流网”。

4月6日,省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启动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3月初,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复设立成都临空经济国家示范区。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称,这意味着成都迈入了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第一阵营。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上升至国家层面,对于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B

贴地“飞”

开放成都耀眼全球

南端的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如火如荼,位于成都北端的国际铁路港也繁忙不已,以贴地“飞”姿态,敞开成都向全球开放的“北大门”。

蓉欧快铁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4月5日,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揭牌不久,成都铁路口岸就迎来了最大规模整车进口:宝马中国78台中规车运抵铁路口岸。本次进口车辆为18台宝马7系、60台宝马1系,共计29个集装箱,货值达4000万元。该批进口车在德国纽伦堡装车起运,抵达成都仅历时12天,并在3至5天内完成清关及上线检测。以前,成都市场销售的整车进口轿车需要从上海、天津等地走海运绕道而来,不仅花的时间更长,运输成本也更高。

3月1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天,满载着41个集装箱吉利汽车零部配件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踏上奔向欧洲的另一条崭新大道,开辟出我国西部与东欧贸易往来的新捷径。这是蓉欧快铁开出的北线至白俄罗斯首趟定制班列,直抵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吉利汽车工厂,实现成都口岸与欧洲工厂之间的无缝对接。

吉利汽车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冯旭红称,这趟定制班列货源分别来自宁波和成都的工厂。以前,公司主要采用“公路+海运”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在沿海地区搭乘国际货船,把零部件运往欧洲工厂,运输需要40多天。现在,搭乘蓉欧快铁,只需要12天,零部件就运抵工厂,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相应缩短了新车生产周期,带来的直接利好不仅仅是成本降低,还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于从事进出口的大型制造企业来说,选择国际物流最看重的就是便捷、高效、安全和低成本,因为这些因素是打开国际市场的竞争要素,而这正是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其实,从沿海城市出发“走海运”转为到成都搭乘蓉欧班列的国际货物,不仅仅只有吉利汽车的零部件。众多企业对国内产能布局重新调整,把国内其他城市的产能转移至成都,依托成都区位优势、蓉欧快铁运输优势,直接从成都出发无缝对接境外工厂,从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成都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日益彰显

成都不沿江、不靠海、不沿边,是一座典型内陆城市。然而,成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加快建设“两港三网”,使得处于“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黄金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

去年6月,国内8个城市同时发出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始发的蓉欧快铁率先抵达欧洲终点。当地时间6月20日,正在欧洲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在波兰首都华沙,一起迎接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的首达班列蓉欧快铁。

去年,往返于欧洲与成都之间的蓉欧班列共运行460列,开行数量同比激增5.4倍,跃居国内中欧班列首位。今年,奔波于中欧两地间的蓉欧班列更加繁忙,开行数量将再翻一番,达1000列以上。历经两年探索实践,蓉欧快铁比较优势日益突出,并实现两端不断延伸,辐射到国内国际更多地区。国内端,相继开通了厦蓉欧、深蓉欧、昆蓉欧、甬蓉欧等互联互通班列;国际端,已延伸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波兰库特诺等地。

蓉欧快铁不仅打破货物出口依托海运的历史,改变了国际物流运输格局,还有产能转移、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TCL、飞利浦、联想、戴尔、DHL、神龙汽车……近年来,搭乘蓉欧快铁的大企业客户不断增多。据成都海关统计,2016年搭乘蓉欧快铁的企业已达约1200家。

如今,蓉欧快铁已形成至波兰罗兹“中线”、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南线”、至俄罗斯莫斯科“北线”的三线并行格局,构成了“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班列网络,构建起我国西部面向欧洲和泛亚的国际物流枢纽,推动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

日益完善、高效的对外通道构建,有力地推动着成都的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来自成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2713.4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高于全国11.9个百分点,进口和进出口增速分别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和第二位。今年以来,成都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同比增速近乎翻倍,其中与波兰、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外贸成倍激增。

C

自贸区添翼

构建开放新格局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称,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前景广阔。

建设两大自贸片区成都优势明显

近年来,成都紧紧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成都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支点城市作用,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亮相。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成都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四川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一共涵盖了三个片区,成都占据两个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近年来,成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建设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综合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创新要素集聚、对外通道畅达、营商环境优越、国际影响力较强等自贸区建设的成都优势。

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两大片区建设确定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临空经济、口岸服务业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性航空枢纽,打造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高地。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另一大成都片区。其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

“两自”建设将叠加形成难得的优势

伴随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我国形成了“1+3+7”的自贸试验区梯度发展新格局,多地在打造开放型经济新平台方面做出密集部署。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称,与前两批自贸试验区建设不同,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建设首次在内陆地区实施,这表明了国务院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发展的决心。

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成都具有很好的创新基因和活力。首先,成都是全国首批获批建设创新创业的“双创”示范基地城市之一;其次,成都还是国务院批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如今,成都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承担着主体和核心地位,对推动实施制度创新的自贸试验区核心战略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吴晓华认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是“十三五”期间成都鲜明的特征,这“两自”建设将叠加形成非常难得的优势和机遇,叠加产生的集合效应将是“十三五”期间成都的一大亮点,做好这两篇文章、擦亮这一大亮点,对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将发挥更大的光芒。

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原标题:飞常成都 全新开放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