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山东 » 正文

全球报道:青岛发展谋新篇!布局“三中心一基地”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7  来源:鲁网
核心提示:“两会”代表和委员认为伴随“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青岛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得到强有力支撑我市轮胎企业打造全球首个商
“两会”代表和委员认为伴随“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青岛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得到强有力支撑

点击查看下一页 

我市轮胎企业打造全球首个商用车胎工业4.0智能工厂。(记者 衣涛 摄)

点击查看下一页 

3D打印已经成为我市产业创新行动的重要一环。(记者 王建亮 摄 资料照片)

原标题:布局“三中心一基地” 青岛发展谋新篇

“两会”代表和委员认为伴随“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青岛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得到强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青岛市要深入推进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于青岛市当前的 “三中心一基地”战略,众多市人大代表及市政协委员均认为,伴随“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青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得到强有力支撑,下一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展开新的篇章。

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017年,我市将加快建设虚拟现实、深海与海工装备等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超前谋划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速列车创新高地。此外,今年我市还要推动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和在青院所建设发展。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所高校新校区建设,推动同济大学等高校在青设立研究生院和研究院,争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康复大学等高校落户,推进西门子青岛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要求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家,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20亿元。

此外,我市还将继续深入实施“千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柔性化设计、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制造服务化等新模式,培育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形态。在人才方面,我市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创新顶尖人才奖励资助、高端人才团队引进支持等政策,加强“高精尖缺”人才的精准引进。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推进孵化器、软件园、人才公寓建设,加快人才改革试验区、国际院士港、院士智谷、人才特区、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完善人才服务中心功能,营造一流人才环境。

创建优质国际化创新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趋势下,我市创建优质的国际化创新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市政协委员、三迪时空董事长李培学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建设,对此自己感触良多。李培学认为,产业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要打造产业上的一线城市,必须依靠一流人才。因此,我市应该凸显政策优势,引进国内外一流专家,并且采用政府牵头引导、专业平台参与、市场化管理运作来带动引进项目始终充满活力。“保持好一流的国际化创新环境将吸引更多世界先进项目落地我市,并进一步汇聚世界一流的机构、专家、项目逐步落地青岛。 ”李培学说。

以企业发展为例,李培学表示,作为当前3D打印行业最有影响力的服务平台,针对3D打印行业发展布局,李培学对创新尤为重视,他们通过整合3D打印行业的国内外院士专家团队、千人计划专家团队、重点院校的核心研发团队,组建3D打印国际创新应用研究院专家理事会,并牵头组建山东省增材制造(3D打印)创新中心。李培学告诉记者,三迪时空从专业化平台入手整合优质资源为行业服务,专家的项目和市场应用的活力都可以通过平台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为行业不停地输送新鲜血液和养分。据李培学透露,当前即墨经济开发区、莱西开发区等地正在加快建立3D打印创新产业基地,包括院士工作站、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等,在2020年,两基地有望整体贡献产值100亿元。

争取全年服务业投资超450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我市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科技型、价值链高端延伸,努力集聚更多的服务业企业,积极推动其对周边地区发挥辐射作用。我市将推进浪潮云计算数据中心、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黄岛争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引进优质金融资源,发展金融新业态,打造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此外,我市还要做好政策支持和服务工作,引进新设一批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做大做强。抓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推动董家口港区、胶东空港等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北方水产品交易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引进创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展项目。发展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业。推动中铁世界博览城、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等100个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全年服务业投资450亿元以上。

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我市要推动其向智慧型、高品质转变。鼓励和支持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试点建设智慧商圈和智慧商店,建成1-2处10万平方米以上的区域性品牌化二手车市场,高标准规划红岛商贸区,开工建设红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公共服务业方面,推动其向便利型、高效率提升。统筹规划公共服务业发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领域开辟服务新空间,努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业发展。

建设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市政协委员、交运集团总经理王润杰提出,当前我市正在以建设“三中心一基地”为主攻方向,作为公共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当前我市市区“南工北宿、西工东宿”的城市分布和中心城区与各区市之间的公共交通需求,岛城迫切需要多样化、大运量、快速度的轨道交通网络,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 “中低速磁悬浮具有低噪音、节能环保、线路适应性强和建设周期短等优点,通过与传统公交和地铁线互联融通,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王润杰说。

“中低速磁悬浮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先进的技术,时速可达100-120公里,适用于大中城市市区、中近距离城市间、旅游景区的交通连接,可替代轻轨和地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王润杰告诉记者,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均已经有了建设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意向。他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借助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同样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布局“三中心一基地” 青岛发展谋新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记者 于滈 摄 资料照片)

布局“三中心一基地” 青岛发展谋新篇 

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我市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记者 王建亮 摄 资料照片)

抓好投资1200亿的140个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融入和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海洋科研机构联合创新,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要支持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深海钻探基地、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提升发展水平,推进全国首个海洋国家综合基因库建设,做大做强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我市要统筹海洋深度开发和海岸高效利用,加快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培育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文化体验、海洋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提升海洋生物、深海探测、海洋腐蚀防护等产业水平。此外,我市还要转变现代渔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抓好总投资1200亿元的140个重点项目,促进蓝色经济跨越发展。

开辟海上旅游休闲航线

“提起青岛,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碧海蓝天,作为一个海滨城市,‘三中心一基地’战略提到要深入推进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建设,这无疑为我市海洋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政协委员、青岛老尹家海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宝昌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海洋发展这一领域,对我市发展海洋休闲旅游尤为关注。

尹宝昌表示,青岛拥有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但目前开发局限于滨海观光。他认为,要发展岛城海洋休闲旅游,首先要解决“看海”不“下海”的问题。 “在海南岛,深潜、浮潜、海钓等休闲旅游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咱们青岛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做呢? ”尹宝昌认为,我市应该尽快编制青岛市海上旅游交通发展规划,在前海、胶州湾及两翼海岸线合理布局建设海上旅游交通码头,开辟更多的海上旅游休闲航线,扩大海上旅游发展空间,推进以游艇、潜水为代表的海洋高端旅游业发展。此外,我市还应该在保障渔业生产、保证渔业养殖用海的基础上,更多地规划一些旅游用海海域,鼓励企业投资从事旅游用海开发,发展海洋休闲旅游项目。

建设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要深入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发展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坚持转型发展,强化企业技术改造,建设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6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滚动推进300个以上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施1500项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坚持融合发展,推广海尔、海信等企业经验,培育80个互联网工业试点示范项目,争创5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坚持集群发展,打造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高地。坚持超前发展,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感器、石墨烯、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要统筹推进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倡导“工匠精神”,加快迈入质量时代。鼓励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培育一批国际知名自主品牌。推动“老字号”振兴发展,打造更多“百年老店”。

希望快出台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信息量很大,内容也非常具体,体现出我市推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新兴制造业奋力前行。 ”市人大代表、青岛高新区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董事长宋立禄表示,不久前,我市刚刚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青岛发展先进制造业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版图,岛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情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最令我激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多次提到石墨烯产业,这充分体现出政府对我们这个行业的支持力度。 ”宋立禄说,得益于前期一系列工作,岛城石墨烯产业如今已小有成绩,但由于产业发展政策尚未出台,我市石墨烯产业发展仍有部分不足。

宋立禄表示,看好石墨烯这一新兴制造业的广阔前景,当前各省市纷纷出台了石墨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重点产业化项目、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及重点孵化培育项目,而我市在此方面却较为滞后,产业规划迟迟未出。 “希望咱们青岛能尽快出台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落实相关政策。 ”宋立禄认为,我市要将现有的平台资源真正运行起来,切实发挥“青岛市石墨烯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疏通产学研合作链条,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通过政策引导为研发成果向产业化成果的转化提供条件。(记者 衣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