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若尔盖草原牧民新村红顶灰墙的新房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中格外耀眼。自去年以来,若尔盖县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优化生活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改善民生。本报记者 吴传明 摄
阿坝州建起1小时医疗圈
□本报记者 刘星
“小病拖,大病扛。”曾经,在地广人稀的阿坝州,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医疗设施和人员短缺,这成了不少群众患病后的“选择”,一些群众甚至因病致贫。随着“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的推进,这样的情况已成过去式。记者4月中旬在阿坝州采访时了解到,如今基层群众患病后,一小时车程即可到达县级医院,3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5年以来,阿坝州整合各类资金2122.2万元,新建、改建各级医疗机构康复科室255个,添置康复医疗设备7575(台、件),培训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
近年来,阿坝州广泛开展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培训,组织各级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536份,畅通绿色转诊通道,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
小病不拖
社保报销解除后顾之忧
4月19日,阿坝州小金县达维乡继英村,村民杨兴花在镇卫生院出院结账时惊喜地发现,住院一个星期,包括输液、医药等费用,自己仅需支付100余元。
“今年我们又调整了社保报销比例。去年报销 70%-80%,今年就是90%以上。老百姓看病压力更小了。”该卫生院护士杨秋说。
20年前嫁到继英村的杨兴花见证了这里医疗条件的变化。“原来我们牧区看病基本靠走路和骑马,路上耽误时间太长,病情严重时很危险。现在交通条件好了,从我家到镇卫生院坐车只要十几分钟。”
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就医——“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围绕的正是关乎群众健康的现实问题。阿坝州围绕基本医疗做文章,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各县依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民族医院,构建辐射四周1小时车程范围的急诊急救服务圈,为城乡居民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急诊急救和大病救治服务;无论地处高山还是河谷,各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覆盖周边30分钟车程或步行1小时医疗服务圈,为辖区及周边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所有的努力只为一个目标——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看病的地方。
硬件建好了,软件也跟着提升。近年来,阿坝州开展“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年”系列活动,开展乡镇卫生院服务技能大比拼,大量培训基层卫生管理人员、急诊急救人员、乡村医生等,让家门口就有“靠谱”的医疗资源。
阿坝州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当地整合各类资金2122.2万元,依托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新建、改建各级医疗机构康复科室255个,添置康复医疗设备7575(台、件),培训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
大病不扛
分级诊疗方便进大医院
4月19日,来自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镇的8岁藏族女孩让莫(音译)在省医院做最后的检查。一个月前,在当地组织的包虫病义诊筛查中,让莫和同班同学卓玛均被筛查出患有包虫病。让莫一家本来打算再扛一扛,但看到卓玛在省医院治愈,一家人带着希望也来到省医院。
其实,卓玛的病情比让莫更严重。卓玛的包虫长在肝动脉旁边,从镇卫生院到县医院,医生们对治愈卓玛的病都没有十分的把握。而且,卓玛的父母不在身边,她跟随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爷爷不懂汉语,如何去省里的医院看病成了难题。
一次远程医疗,让卓玛踏上了去省医院的路。3月16日,省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罗兰云在远程医疗为基层医生介绍包虫病手术的技术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随后,壤塘县的医生将卓玛这一病例告诉罗兰云。罗兰云当即表示“请她们明天直接来找我”。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在省级层面,通过专家远程教学培训,远程疾病分析、病情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等,让藏区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良的医疗资源。卓玛就是通过远程会诊这一方式办理直接入院等手续。阿坝州广泛开展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培训,组织各级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536份,畅通绿色转诊通道,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报销比例差距,支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小病家门口就能治,大病能方便进大医院。阿坝州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阿坝州正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
文化院坝里欢乐多
甘孜县呷拉乡夺拖村群众庆新春。 (资料图片)
本报讯(余应琼 记者 徐登林)“好球,再来一个!”4月16日下午,在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夺拖村文化院坝,冲多吉和几个年轻人正在打篮球。“我们经常来这里锻炼身体,累了就到农家书屋里看看书,生活很充实。现在春耕还没完全结束,要不村民更多。”冲多吉说,在文化院坝里能找到很多欢乐。
“2013年,甘孜县启动了幸福美丽乡村文化院坝建设工作。”甘孜县文旅广局局长孙明春介绍,近年来,甘孜县投入1200万元,对60个文化院坝进行改造、提升,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带动作用。2016年,夺拖村投入资金20万元,在原有村级活动室基础上,建起了文化院坝,农家书屋、篮球架等文化体育设施与新村建设自然融入。
“新村文化院坝就是充分利用现有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等各种载体,综合开展文化、体育、科技、卫生、党员教育等活动的文化综合载体。”甘孜县委宣传部部长建国介绍,文化院坝同时担负宣传、娱乐、教育等功能。
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夺拖村村民对这些年文化生活得到大丰富的感慨。文化院坝建好后,农闲时就成了村民们健身娱乐的“根据地”,唱歌、跳舞,每月还可以看场电影。文化部门还充分挖掘夺拖村乡土文化资源,组织村民成立了民间演出队,这里也是演出队平时的排练场。“有了文化活动阵地,村民玩牌打麻将的少了,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夺拖村村支部书记贡布夏说。
今年,甘孜县还将投入840万元,新建、提升和改造42个文化院坝。
快讯
智慧教育给师生插上“翅膀”
本报讯(记者 江芸涵)讲台上的老师“不见了”,而电子白板播放的视频里,老师神采飞扬。这是在康定中学“石室祥云”网班中的一幕场景,视频中授课的是成都石室中学的英语老师。
虽然隔着大屏幕,但通过信息化技术,两个相隔几百公里的课堂紧紧连在了一起。“这让我见到了不少从没做过的题,见识了很多奇妙的解题方法。”说起直播课堂带给自己的改变,学生次称降错说,“思维快了,视野开阔了!”
记者日前从甘孜州教育局了解到,目前,甘孜州教育城域网覆盖学校732所,占全州学校总数的87%,实现乡(镇)中心校以上有电学校网络校校通,班班通设备覆盖全州班级数的83%。近三年,甘孜州强力实施智慧教育建设,用信息化的方式解决民族教育发展的短板问题,已经实现了小学植入式、初中录播式、高中直播式远程网络教学与教研全覆盖。
受益于信息化的不只是学生,老师的教学能力也迅速得到提升。
康定市回民小学信息化办公室,三年级数学教师黄小莉正对着电脑观看学习几天前成都实验小学三年级的一堂三位数连减课程。看课堂实录,读懂课堂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方法,回民小学的老师称之为“读课”。读完后,黄小莉结合自己班上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最终融合实小教学方式创新再现课程。
“这样的远程植入式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思路变化非常大。”老师们坦言,成都名校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引入这些教学资源,我的教学模式不知不觉起了很大变化,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心声
美好的生活像盛开的格桑花
□本报记者 徐中成
“生活开始像盛开的格桑花一样美。”4月19日,刚买了新汽车的阿坝州创业者泽里单珠在微信上写下这条留言。受益于我省2013年启动实施的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泽里单珠和乡亲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马尔康市松岗镇松岗村76岁的Ⅰ度大骨节病患者三郎初感触很深。受益于藏区新居计划,国家补助了2万元钱,村上的干部群众也来帮忙,一个多月时间,三郎初家的新房就修好了。前两周,他家6口人一起搬进了一栋100多平方米的藏式民居。“房子既结实又漂亮,还买了电视、冰箱,住起来很舒适。”三郎初告诉记者,为了让他早日实现脱贫,政府还赠送了4头小猪仔,鼓励他们通过双手勤劳致富。
红原县邛溪镇达格龙村村支部书记瓦布登见证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发展变化。这几年,在党的惠民政策下,达格龙村家家户户住进了定居新房,建起了牲畜暖棚,买了汽车、摩托车,餐桌上也不再只是传统的酥油糌粑,而多了蔬菜、水果。瓦布登说,前几天,州、县领导干部还到村上宣传少吃盐巴、少喝烫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今年,我们村还将组织弹唱队编创文艺节目,发展草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