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咱们这5年| 白沙山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扶贫

   2017-04-21 南海网1250
核心提示:{咱们这5年}白沙山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扶贫迁出深山住新楼 生态移民惠黎乡-海南日报记者刘笑非 特约记者王伟 通讯员林呈“电通了

{咱们这5年}白沙山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扶贫

迁出深山住新楼 生态移民惠黎乡

-海南日报记者刘笑非 特约记者王伟 通讯员林呈

“电通了,路也通了,拧开龙头就有自来水,打开电视几十个频道随便选!”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银坡村,村民刘拜江兴奋地向记者讲述着生活的新变化。

今年元旦,刘拜江和原道银、坡告两村的35户村民一起,从鹦哥岭深处搬到新址上建成的银坡村,该村成为我省第一个生态移民搬迁扶贫的村庄。

从前,村民们住的土坯房、进出是泥巴路,村里半亩良田难觅,还因涉及到生态核心区保护,难以发展产业。“收入只能靠橡胶,进出村子只能骑摩托车,割了胶也难运出去。”银坡村村民小组长符国华感叹,曾经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但整村搬迁的尝试,让村民们看到了出路。

2015年12月,经省、县两级党委政府及专家组的反复论证,《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道银村坡告村生态扶贫移民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在“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和区域生态修复双赢的总体目标下,通过人口转移、生态修复、政策扶持等措施,实现了南渡江源头生态核心区环境的保护,也给村民带来了脱贫新希望。

环视如今的银坡村,村里古树参天、村道似曲径通幽,一幢幢颇具黎家风格的小楼屹立。“住进新房子,感觉心里很踏实。”符国华笑道,从前谈起生活,大家都愁眉不展,如今搬进新村,村民都是笑脸相迎。

“原来是不想搬,现在是不想走!”村民符桂春说,搬迁既是贫困生活的终点,也是致富之路的起点。经过4个多月的相处,原本陌生的原道银、坡告两村村民也熟络起来,每天早上自发地打扫村子,闲下来时聊一聊未来的产业规划。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让村民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村里的养殖场在政府扶持下已有120头山猪存栏,等到上市,就是笔可观的收入。”符国华还告诉记者,村口的30亩梯田如今也已经平整完毕,根据村民的意愿,将会发展青枣种植,丰富村里的业态。“不仅是特色种植养殖,搬迁后每人分到的10亩胶林,也能发展林下经济,如今不仅是进出村子的路宽了,致富的路也宽了!”符国华说。

除了传统的种养殖业,在白沙的规划里,农副产品加工、乡村休闲农业,未来都将会布局在银坡村。“拥有新生活,怎么能不争取早日致富呢,何况还是在家门口赚钱!”符桂春说,村子发展已成了大家关心的大事,都在“摩拳擦掌”等着大展身手。

随着扶贫政策的一步步落实,当初画下的发展蓝图也在一步步实现,而当初村民迁出的鹦哥岭生态保护区,也即将启动生态修复工作,呵护南渡江源头生态。

(本报牙叉4月20日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