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居民办事不方便,社区推行了“移动办公桌”。居民遇到难题,社区党支部成员便上门帮忙解决。作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新西社区时刻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为居民打造了暖心的社区。
推行“移动办公桌”
零距离服务居民
4月19日,走进夏都景苑小区,远远看到几个居民围着一张通知讨论着什么。走近一了解,原来是“移动办公桌”服务这周轮到夏都景苑小区。“我的老年补贴就是在‘移动办公桌’办的,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代办,我也就不用跑来跑去了。”“我儿子的失业证也是,交上材料办好后,社区服务人员打电话去取就行了。”几个居民你一句我一句向记者介绍着“移动办公桌”服务的便利。
“移动办公桌”是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新西社区近几年推行的便民服务之一。为方便辖区内老人和上班族办理高龄补贴、退休养老工资认定、准生证等,社区每周三18时至20时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将办公桌搬到辖区内院落、居民家中开展一站式集中服务,真正实现社区与居民零距离的上门便民服务。
“移动办公桌”推行以来,为辖区家属楼院居民服务90余次,现场办理的事务近300件。今年,新西社区党总支还将推行“网络移动办公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各类惠民利民政策信息、业务办理流程、用工就业信息和各类通知,在线接受居民业务咨询和预约办理社区所管辖事务。
成立党小组
老党员发挥余热
10时左右,西宁突然下起小雪,大街上湿漉漉的。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走进新西社区服务大厅,手中的袋子里装着一些资料。原来,这位老人是社区老党员朱汉敏。他上午专程到社区,就是为了把这周党小组开会的会议记录交给社区。
聊起老人冒着雪专程来交会议记录,社区工作人员辛媛说:“之所以社区被评为先进党组织,主要是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党员跟社区工作的配合度也很高,尤其是像朱汉敏这样的老党员,经常给社区党建提建议,促进社区党建工作不断进步。”
工作之外,新西社区党支部成员个个身兼数职。早出晚归成为他们每天的生活常态,“西关大街63号院内哪家老人是空巢老人”“西关大街75号院内的哪个低保户需要申请廉租房”,对于社区工作的每个环节,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说起来如数家珍。
“要管理好社区,必须发挥党员作用。”社区党支部书记程丽茹介绍,现在社区有3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小组成员每周都会开展“党员学习议事日”活动,学习“两学一做”,开展创城宣传,并将居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社区。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党支部还建立成员“首问责任制”“电话公开制”“错时延时工作制”“一站式办公制”等制度,为辖区上万名居民服务。
工作基层十余年
居民有个贴心人
这样一个有活力、凝聚力强的基层党支部,自然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从2001年入职至今,社区党支部书记程丽茹用自己的足迹丈量了所负责的社区,用亲切的笑容和耐心感染着辖区的居民,也让居民慢慢信任并依赖她,社区居民有什么事都会找她聊聊。
东宁夫妇是辖区的低保户,夫妻二人因为残疾一直都靠低保生活。前几年,在程丽茹的帮助下,东宁夫妇申请到了廉租房,一家四口总算是有了固定的住处。今年,东宁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程丽茹最近又在忙着帮孩子打听入学的事,而东宁夫妇也把程丽茹当家人,家里大小事都会先找她商量。不久前,在程丽茹的带领下,党组织还为空巢老人宋桂云举办了一场生日会。
“基层工作只有心系群众,不怕麻烦,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程丽茹说,为了当好辖区居民的贴心人,社区党支部每年都会开展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帮扶活动。在不少人看来,社区工作繁琐,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摩擦。但程丽茹并不这样认为,她说居民们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社区,这是一种信任。做好琐碎的工作,做好社区群众的贴心人,这是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