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前,记者走近基层一线劳动模范——
最美劳动者,以匠心超越平凡
中国江苏网5月1日讯 大国工匠,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在基层一线中,在平凡岗位里深耕细作,以热爱和敬畏之心做好自己的那份“手艺”。岁月回馈这份坚守和创新的,是一个个惊喜。
“我经常蹲在设备边,一盯就半天”;“一眼就看出数千个零件分别是机器的哪个部位”;“如今除了我,其他人都改行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近我省基层一线的劳模,体会他们如何在岁月里将自己的“绝活”发挥到极致。劳动者是美丽的,而正是这份执着的匠心,让他们坚守平凡、超越平凡。
因为“技术控”,所以“控技术”
“通过记图纸,就能一眼看出数千个零件分别是机器的哪个部位,这种功力要多久才能练成啊?”记者见到今年的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峘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马明春,第一句话就是这样“隔行如隔山”的钦佩。他轻松一笑:“会看图纸是我们搞工程的基本功啊。当然,也确实要练好久,两三年是至少的。”
他坦言:“2002年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也完全看不懂图纸。”怎么办?公司为宝钢服务的那几年,他白天在项目现场跟着师傅学,晚上回去看图纸、画图纸。马明春参与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是宝钢3#彩涂生产线。由于引进的是美国技术,外方单位设计并提供了500余张A1图纸。A1图纸的尺寸是841mm×594mm,一张图纸上少则单一大零件,多则数个小零件。“看啊,天天看,脑子里没别的,就是图纸和零件。”马明春笑着说。几十个没黑没白的日子没有白熬,在制造厂监制期间,面对着待组装的数千个零件,他一眼就辨别出属于哪个部位,震到了车间的工人师傅。
“蛮开心的,因为只有是‘技术控’,才可以‘控技术’。你知道吗,当你看着一座高50多米的活性石灰(环形套筒窑)不仅立了起来,还正常地开工运转,而且低排放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好,就是成就感吧。”他说。
厚积薄发,用来形容马明春也不为过。在他工作的前10年,没有碰过大项目,参与的多是两三千万元的项目,近四五年开始带团队参与数亿元的大项目。活性石灰(环形套筒窑)就是其中一个。“现在环保要求、降成本要求高,我们作为技术人员就是要不停地改进工艺。”他说,一般中型钢铁企业每年要用石灰100万吨,改用新技术后能够降低成本6000万元,粉尘排放量低于传统石灰窑10倍以上。承担活性石灰(环形套筒窑)的研究开发时正值盛夏,工作间的温度是40度,穿上工作服后,体感温度更高。每天,他都是拎着一箱矿泉水进车间,实在受不了才会出来透口气。
“工匠精神的灵魂,就是把工作当爱好,用心干活、专注和创新、不轻言放弃。”他说,我常跟女儿说,人家要问爸爸做什么的,你就说,爸爸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与机器相处的日夜,是平淡的相依相偎”
南京卷烟厂生产制造处的卷包设备管理员佘家江今年也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从操作工到高级技师,佘家江在卷烟厂一干就是22年。“与设备相处的日日夜夜,我有过束手无策的焦虑,有过迎刃而解的欣喜,更多的则是平平淡淡的相依相偎。”说起工作,佘家江充满着诗意。
卷烟的这层铝箔纸,就曾经把佘家江折腾得够呛。当时是2009年,南京卷烟厂要在部分品牌上使用铝箔纸进行内包装,这种纸的金属含量少,比较环保,但是纸张薄、弹性大,不易折叠,经常会造成烟包阻塞和铝纸撕破等一系列问题,是行业内公认的技术难题。
有了难题,佘家江主动请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改进试验。失败、从头再来、再失败、再开始……七八种方案之后,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获得了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权,并被评为2010年江苏省省部属企业工会“十佳职工优秀创新成果”。
佘家江喜欢和机器较劲。他说,机器设备偶尔都会“任性”一把,时不时地冒出个问题产品,停机再重启,设备一样能生产。虽然问题是偶尔的,但是不找到原因,佘家江就浑身不自在。“要想找到这毫无规律可言的设备故障点,拼的就是耐心。”他说,蹲在设备旁边,一盯就半天,挨个检查,总归能找到原因。
正是这一次次的较劲,一次次的“吹毛求疵”,让佘家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小学徒”,到同事眼中的“老师傅”,到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连说“Good”。佘家江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个事情,就要充满耐心与平常心,坚持下去。
让“民间老技艺”变成“都市新时尚”
在风景秀丽的南通濠河边上,有一座古朴雅致的蓝印花布博物馆。记者在这里见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时,他正在用一把自制的刻刀,细致地在一张油板纸上镂刻图案,像这样的纹样,他每年能创造三四十种,今年的省五一劳动奖章是对他传承传统工艺的肯定和褒奖。吴元新则心怀感恩:“所幸,这片蓝没有褪色”。
蓝印花布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尤其是图案全凭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都像剪纸艺术,淳朴、粗犷,有着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
吴元新与蓝印花布缘分匪浅。“我是在妈妈的纺纱声中长大的。”他回忆说,16岁那年进入了蓝印花布厂,从染布、刮浆、刮白等基本工艺技能学起,慢慢变成刻版设计师。
1987年,全国第一家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在南通筹建,调入吴元新专事蓝印花布工艺设计研究。10年里,吴元新跑遍南通的大小印染作坊,收集了一批流散在民间的优秀纹样,“像莲花象征‘连生贵子’,葡萄象征‘多子多福’,这里面全是文化符号”。吴元新拿出一张30多前蓝印花布染厂员工的合照,指着第三排最右边的小伙子遗憾地说:“如今除了我,其他人都不做了。”
“上世纪90年代,搞设计的同行们开起了小汽车,我想过转行但难以割舍。”吴元新吐露心扉。1997年,他花光积蓄,成立“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把自己多年收藏、开发、研究的成果对外公开,后来,又在蓝印花布博物馆旁成立了染坊。白天,他在馆里接待客人;晚上,他到作坊里创新制作设计。经过不断摸索突破,如今蓝印花布已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单色、小布发展成复色、宽幅布,土布发展到精棉、棉麻混纺、丝绸等。
“土”的美和浑然天成如何传承和创新?“通过生产性保护,创造更多产品种类,让蓝印花布重回百姓生活。”吴元新注册创立了“元新蓝”品牌,推出高端蓝印花布产品,学设计的女儿也加入其中,推出造型古朴而又聚集时尚元素的蓝印花布时装等产品,让“民间老技艺”变成了“都市新时尚”。
如今,已经57岁的吴元新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带徒弟”上。女儿吴灵姝被他培养成了第六代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外孙女刚咿呀学语就进了染坊。今年5月,他将在南通大学开办首期非遗传承人班,在全国专项培养10个青年蓝印花布专项艺术人才。“要通过院校、社会、家族、染坊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培养传承人。”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不仅要精于专业,还要保护好、创新好、传承好自己的手艺。”吴元新笑着说,蓝印花布这方“蓝白艺术”,未来还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