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杂志5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地中海利益和挑战 在从波斯湾和亚丁湾经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大地中海地区,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外交活动逐渐扩大,北京对华盛顿政策的起伏也日益敏感。
由于地中海的纽带力量,该地区形成不同国家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中国的经济、进而是政治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力量影响。由于苏伊士运河扩大、航运业向大联盟发展等因素,地中海及其航线对中国贸易变得日益重要。过去几年来,中国对从阿布扎比到希腊港口的投资稳步增长,吉布提正成为中国在地区贸易、金融和军事的枢纽。
在大地中海地区,波斯湾国家为中国提供了该国每年40%的能源进口。但我们的目光显然应放得更远。如今中国正稳步成为南欧、北非和中东所有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相比欧洲等发达经济体,中东和北非多数国家尚不是中国产品的重要市场,北京正努力将其融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球生产链。在地中海地区,中国的工程合同正在激增。
然而,虽然中国有众多经济伙伴,其与地区和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要复杂脆弱得多。比如,提到土耳其时,北京常将其作为地区治理的关键国家。但或许因为土耳其国内不稳定和民族主义上升,中国专家呼吁与其打交道时要谨慎。而该地区的欧洲国家,在中国眼里算不上强大或很有用的伙伴。欧洲国家在该地区的灾难性军事冒险,特别是在利比亚,自然受到北京的负面解读。与这些欧洲国家的合作应该基于一种认可——中国不是次要角色。在寻找可靠伙伴面临困难选择的情况下,中国日益依靠联合国,也就容易理解了。
那未来呢?毫无疑问,在“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下,中国与大地中海地区的往来会不断增长,北京在影响地区经济、政治格局的同时,也会受到地区的影响。但中国战略界深知,不可过深卷入地区事务。因此,北京不太可能明确地与潜在伙伴的任何一方为伍。(作者安德烈亚·吉塞利,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