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本月底在沪上演

   2017-05-07 东方网2220
核心提示:原标题:呈现最忠于原著的《安娜·卡列尼娜》东方网5月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本月底,来自立陶宛的安吉利卡·乔丽娜舞团将

原标题:呈现最忠于原著的《安娜·卡列尼娜》

东方网5月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本月底,来自立陶宛的安吉利卡·乔丽娜舞团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上演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此番也是该舞团首次为亚洲观众呈现这出令人惊艳的舞之瑰宝。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是现代芭蕾编舞大师们钟爱的主题,小说的复杂性和人物情感的巨大起伏,为现代芭蕾的肢体语汇提供了充分的表达空间。1972年,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了俄罗斯芭蕾女神普利谢茨卡娅亲自编排并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这也是该故事首次被完整改编为芭蕾作品并搬上舞台。此后,不同的编导、演员,都用足尖对这个故事进行过多次诠释。

近年来,已有不少舞剧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国上演,不同于艾夫曼版带来的立体效果、德国版的现代前卫,此次由深谙俄罗斯艺术精华的立陶宛舞蹈大师安吉利卡·乔丽娜编排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这两方面下足了功夫。乔丽娜说:“我本来就不想用特定的流派来限制和禁锢我的作品。相反,我努力想要在舞台上创造的是生命本身。”

乔丽娜对作品的深入理解造就了这一版忠实于原作风骨的《安娜·卡列尼娜》,舞台装置极其简约,没有宏大布景和炫目灯光,甚至没有大家期望出现的火车,仅凭几把椅子、一块长木板,便把19世纪初俄罗斯贵族的形象和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伤害一个人,往往只需要一个词甚至一个动作就够了,人们的语言、排斥与道德审判才是杀人的凶器,这才是我想要表现的。”乔丽娜说。

在音乐方面,乔丽娜大胆采用了德裔俄罗斯当代作曲家,被喻为“当代肖斯塔科维奇”的施尼特凯的作品作为音乐主干,并选编了柴可夫斯基、马勒和法国音乐家加布里埃尔·福雷的作品,甚至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片段来丰富全剧的音乐氛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