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
开篇语
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刻留下鲜明的印记。
2012年,中共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过去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自信地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
与全国各地同步,过去5年,海南人民也是收获满满。十二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7.04万人;文昌航天发射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海南人民的腰包更鼓了,生活更方便了,生态环境更好了,日子也更多彩了。
今日起,南国都市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报道。让我们一起看看,5年来,海南的发展与变化;让我们一起听听,5年来,海南百姓的成长与收获。
琼中堑对村整村脱贫经验谈:
“三养一种”发展多元产业整合资源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
黎村百姓以前都不敢想
在家还能把钱挣了
在如今的堑对,一幅水乡黎村的全域旅游画卷正徐徐打开。
湍急的乘坡河,河面上倒映着青山竹海,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堑对村委会将万顷碧绿揽入怀中,山水一色浑然一体。这里纵横通达、宽阔平坦的乡道上不时有劳作的人们经过,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红顶白墙小洋楼掩映在绿荫丛中,鸡鸭的欢叫声,农人们的吆喝声,回荡在这个焕然一新的村庄,飘向远处的青山黛岚……
“阿妹哟,看看我们村现在多么美!”堑对村村民陈金香见有人来访,连忙起身笑脸相迎。
自2015年获得省、县、镇、村四级合力帮扶以来,堑对村以“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养鸡、竹狸、黑山羊、南药等产业,村民们也逐渐端上了旅游“金饭碗”。截至2016年年底,堑队村34户156人脱贫,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全村1000多位村民正携手踏上致富路。
南国都市报记者李梦瑶 通讯员秦海灵 陈欢欢
多元产业帮扶“三养一种”助村民抱团致富
清脆利落的伐竹声,打破了五指山北麓黎村清晨的宁静。堑对村村民陈玉传手起刀落,碗口粗的翠竹被劈成小段,此时数百只肥嘟嘟的竹狸嗷嗷待哺。在堑对村竹狸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排排隔间里,毛绒绒的竹狸或蜷缩一团窝在母狸的肚皮下或抱着一节竹子啃得正欢。“一只母狸每胎可产幼狸2—6只,每年有3—4胎,按目前市场价每斤60元来算,每只竹狸能有200多元的收入。”
而在一年前,村民们可不敢冒这个风险。沿乘坡河往东,堑对村的北队、南队两个村民小组被包裹在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美景里。“别看我们地多,到了秋冬这两个季节,水一涨就淹了,在那些土地上根本没法种植长期农作物。”堑队村村民黎良文道出了这块宝地上的人们始终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产业太单一、受自然环境限制。
40多岁的堑队村委会南队村村民王时军,守着9亩橡胶、槟榔地几十年,日子很清贫。“我也知道这些传统产业很难致富,可我们农民没经验,哪敢尝试新东西?”赶上好时候,政府免费发羊苗,帮着盖好羊舍,农技员一趟趟下村教技术,王时军毅然“冒险”加入了村里的黑山羊养殖合作社,一窝窝羊崽在他精心饲养下长大,他也终于摘下了穷帽。
尝到了新产业的甜头后,贫困户的积极性也蹭蹭蹭地起来了。 “抱团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致富带头人+农户等形式,能大大降低贫困户失败的风险,提高他们的收入。”驻堑队村第一书记冯江涛介绍,省、县、镇、村四级帮扶单位联合发力先后注入资金68.41万元,确定了适合堑对的“三养一种”模式,成立了养竹狸、养鸡、养羊和种植南药的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举将全村贫困户吸纳入社,单一产业从此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
产业规模大了,销往哪里?各级帮扶干部带着农户寻找销路,很快“堑对牌”农产品受到了琼中、万宁等地餐饮企业的青睐。去年,堑对村销售阉鸡850余只,销售额近9万元,同时该村利用微信平台开设“堑对农家店”,土鸡蛋每月网售达1500个,每月创收3000元。“根本不愁卖。”山鸡养殖致富带头人欧玉娇笑言,她就是靠着山鸡养殖脱了贫,现在的养殖规模已从最初的150只发展到了1500只,后期还将扩大。
富美乡村建设 偏远穷困村寨旧貌焕新颜
远处青峰绵延,槟榔林下一湖碧水,凉亭倒映水中,美得宛如桃源仙境。可要是在三年前,这样的形容词不会用在堑对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大雨困村中,进出靠划船。”这顺口溜是村里的真实写照,村委会书记王大标说。
2015年9月,来自省委办公厅的一支三人扶贫工作队进驻堑对村。可还没进村,一场暴雨便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大水漫桥,我们只能站在村子那头干着急。”眼前的这一幕让时任驻堑队村第一书记石乐光等人吃惊不已,放下行李后,他们开始为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题四处奔走。
在省委办公厅的协调推动下,2016年3月,乘坡二桥正式开工,经过一年施工建设,如今崭新的百米大桥横贯两岸。随后,3个自然村的渡口建设基本完工,万道村环村路和生产便道、宗崇橡胶园生产便道、坡村环村路、南队田头村路和榴莲蜜果园生产便道等建设项目也完工——实现桥通路通的堑队村,正逐步打通周身的血脉经络。
2016年,堑对村成为琼中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村庄和“富美乡村”创建点,先后整合省委办公厅、县委农办等资金约500多万元,创建坡村、万道村2个“富美乡村”示范点,完成“槟榔湖”、“羊溪”、“益智园”等休闲农业观光景点建设,散发出绿色田园与富裕新农村气息。
乡村旅游发展
吃上旅游饭村民腰包鼓
5月17日清晨6时许,44岁的村民王敬新早早起床,拎着小篓来到屋后菜地,为自家开的农家乐准备一天所需的食材。“昨天刚接待了3桌客人,这一转眼到了周末,城里的游客又要一拨拨往村里来啦!”他的嘴角满是笑意。自从端上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王敬新不仅成了村里的大忙人,口袋也越来越鼓。
屋后槟榔自由生长,土里冒出鲜嫩的笋芽,几只鸡鸭正悠闲地踱步。不远处一间船型茅草屋下,几张方桌拼成长列,铺上绿油油的芭蕉叶,竹制酒杯、筷子一溜摆好,山兰酒、三色饭、阉鸡等美食依次端了上来——这不是过“三月三”,而是王敬新的农家乐里日常的一幕。“鱼是河里抓的,鸡是自家养的,雷公根是山上挖的,都是原滋原味的‘土’菜。”上锅、舀水、蒸煮……王敬新的妻子黄芳玉正忙得不亦乐乎。
“一到周末,准会有城里人开车过来吃饭,节假日更是坐得满满当当,我的农家乐差不多已经接待了近千名游客啦!”王敬新掰扯着手指头说。去年7月,省委办公厅投入30多万元为他打造了农家乐,以每桌平均消费500元来算,如今营业额累计已达4.5万元。“坐在家里就能挣钱,以前哪敢想?”王敬新坦言。
处在万泉河河头的堑对村,每到秋冬季节,南队、北队村小组一排排村舍门前的绿地就会变成一条蜿蜒流淌的河。这成了当地打造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堑对村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万泉石臼”乡村旅游合作社。“下地干农活、下水捕鱼、上山摘槟榔、在土灶烧饭……用最传统、最原生态的方式招揽游客。”合作社理事长胡开君介绍,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民宿,目前建好并投入运营的民宿有15间,正形成完备的旅游接待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