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峡谷兄弟书写天麻传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9  来源:云南网
核心提示:曲义华(右)光雄文(左)正在察看收获的天麻。记者 宋宏亮 贺凯云南网讯“我们兄弟俩原来是在外面做生意的,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就


 

曲义华(右)光雄文(左)正在察看收获的天麻。 

记者 宋宏亮 贺凯

云南网讯 “我们兄弟俩原来是在外面做生意的,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就回来带着大家一起种天麻了。”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古登乡马跨底村一片林地间,曲义华和光雄文捧着天麻介绍说。这两个表兄弟是泸水市古登乡马跨底村的傈僳族村民。

马跨底村有3000多人,是古登乡人口最多的村庄。在没有种天麻之前,这里的土地一直种植玉米。

从种玉米到改种天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两年我们都种失败了,也投入了很多钱。后来我们到昭通去学习种植技术,跑过很多地方,还去昆明请教过专家。”两兄弟说,2014年,他们终于培育种植出了第一批“怒江天麻”。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鉴定,“怒江天麻”天麻素含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兄弟俩的育种基地在海拔2400米的山顶。5月初的一天,记者和他们一起从马跨底出发,坐车颠簸7公里的土路后,再徒步攀爬3公里的山路,用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基地处在山顶的林地间,这属于仿野生林下种植。土地坡度大,斜面向西,整体构成了一个光照相对较弱的种植环境。弟弟光雄文指着土地说:“再过3个月,新的一批天麻就出来了。”

在种植天麻成功后,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两兄弟成立了天麻合作社,不断动员村民加入。但是,在他们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的条件下,每一亩地还需要1.6万元配套设施和肥料的投入,村民仍无法承担。“我们今年为建档立卡户提供贷款担保,让他们自己去贷款投入到种植中,这个风险我们来承担。”光雄文告诉记者。

现在,两兄弟管理的天麻种植基地达到1000多亩,2016年基地天麻产量100多吨,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天麻合作社已经有51户农户参加,其销售额占到基地总额的40%,也就是400万元,户均达到8万元。2016年,他们的天麻种植基地还向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一天70元,提供三餐,一年务工人员多达一万多人次。

村委会干部说:“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挣500元;现在种天麻,一亩地挣5000元,增加了10倍。”

祖祖辈辈以种玉米为生的怒江群众,因为这两兄弟的坚持和探索,不仅成功种出了天麻,而且还让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峡谷里的兄弟俩,就这样书写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天麻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