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新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关注了山东省的民间收藏和文物数据库建设。山东是文物大省,部分文物散落民间,“互联网+中华文明”是个不错得创新实践。
“开元通宝,真的。”“光绪元宝,真的。”“清代花钱,真的。”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铜器文物鉴定专家丁孟18日上午都在忙“点钞”。另外四位书画、玉器、瓷器、珐琅和漆器类文物鉴定专家同样忙于鉴定山东民间收藏者带来的“传家宝”。
国际博物馆日,山东民间文物收藏的热度在济南的文物专家鉴定会上集中“爆发”。上千名收藏者从山东济南、聊城、烟台等地携“宝贝”赶到山东博物馆,请文物专家为自家辨真伪、估价值。记者从采访中获悉,山东民间收藏品多来自家传,未经鉴定。近年“鉴宝”热兴起,山东民间收藏者开始将“传家宝”带出家门,寻求鉴定。
孙先生带来的一具青花瓷器被专家鉴为真品,出自清道光年间民窑,具有一定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70岁的孙先生听后笑逐颜开,他告诉记者,这件青花瓷器从他记事起就摆在家中,还曾用于腌制食物,家人并不知道它是文物,今后他会将其作为文物艺术品好好安置,代代相传。
当天在文物鉴定会上从事珐琅和漆器鉴定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说,山东是中国的文物大省之一,民间文物收藏热情很高,民间对传统文化认同度高,文化传承已融入生活。民间藏品真伪难辨,品味参差不齐,陈丽华呼吁文物专家通过鉴定民间藏品,传播文物知识,去伪存真。
山东是文物大省,部分文物散落民间,还有部分文物已被官方登录在册,得到保护。山东省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于18日宣布正式上线。据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介绍,该平台整合全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登录的558万余件可移动文物大数据、上万件3D数字化文物资源等,目前是中国首个数据量最大、功能最完善、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省级可移动文物平台。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书记梁钢表示,山东省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互联网+中华文明”的有益实践,建文物资源总目录,全面掌握文物保存状况,实现文物资源动态管理,推进文物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是文物保护传承的趋势。
据悉,明代官窑瓷器展在山东博物馆同日举行,展出明代官窑瓷器213件组、400余件。该展览集合故宫博物院、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山东博物馆三家藏品,是中国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明代官窑瓷器展,吸引大批文物收藏者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