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热姆·托合提尼亚孜和丈夫在制作新中国五代领导人画像的刺绣作品。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摄影报道)5月18日,36岁的阿吉热姆·托合提尼亚孜和丈夫将两幅刺绣作品,送给了天山区大湾北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工作人员智巧兰。
夫妻俩用这种方式,感谢6年来帮助自己的亲人们。
当天12时,在租住的自建房院落中,阿吉热姆就开始忙活了,准备西瓜、甜瓜、杏子,熬上奶茶,买来热馕。
阿吉热姆一家从阿克苏乌什县来到乌鲁木齐时,就住在这个院子,这里早已是他们的家。
房东帕提古丽·阿布都热合曼和几家房客也来帮忙。
半个小时后,阿吉热姆上二年级的儿子和帕提古丽上六年级的女儿牵着手提前放学回来。
阿吉热姆说,从儿子上学开始,房东的女儿就一直带着他一起去,回来还帮儿子辅导功课。
帕提古丽说,虽然大院里的居民来自不同地方,民族也不一样,但一家做馕大家吃,一家有事大家帮,早已成了习惯。
13时,智巧兰拎着水果来到院中。阿吉热姆埋怨道:“要送你礼物,你反倒带东西来了。”说着,便将一杯加冰的西瓜汁递给了智巧兰。
智巧兰说:“他们住进这个房子第二天,就用这个招待我。”从此后,她每年夏天都能喝到这个“爱心牌西瓜汁”。
而这6年来,阿吉热姆从办理各种证明到找出租房,智巧兰都尽心帮忙。
阿吉热姆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智姐的笑,就像冬天的火炕一样,暖人。”
13时20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米然别克·艾再孜带着好消息来到大院,社区为阿吉热姆的儿子争取到免费上游泳培训班的名额。
阿吉热姆说,两年前,儿子到了上学年龄,由于户口不在这里,她为儿子上学的事发愁了很长时间。
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经过社区与“访惠聚”工作队的努力,阿吉热姆的儿子当年顺利进入市第44小学就读。
阿吉热姆是家庭主妇,丈夫干装修工作,两人文化程度不高,儿子成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帮助我们实现心愿的人,我们记一辈子。”
赠送仪式上, 阿吉热姆拿出了两幅刺绣作品,上面分别绣的是新中国五代领导人画像和我爱中华维汉两种文字。她说,这是他们一家三口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临近饭点,大院里的人越来越多,米然别克·艾再孜临时决定将赠送仪式办成“邻里节”,“有好事,要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