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经考古发掘在原址上重建的明堂,内部景象辉煌壮观。
这是经考古发掘在原址上重建的天堂——唐朝洛阳最高最大的建筑之一。明堂、天堂都是武则天时期所建。
□首席记者姚伟文记者李康洪波摄影
中国是诗的国度,爱诗、写诗的人很多,爱诗、写诗的帝王也不少。比如唐朝总共有21位皇帝,留下诗歌作品的就有12位,一半以上都是“皇帝诗人”。到了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无不作诗,乾隆对诗更是“真爱”,“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一辈子写了4万多首,成为中国、甚至世界上写诗最多的人,写诗跟发朋友圈一样频繁:炫富、晒美食、晒旅行、吐槽……
诗是生命的歌唱,帝王也逃不出这条铁律。乾隆的诗,至今几乎没有一首为人熟知。而有的帝王并不刻意作诗,却在生命的某个关键时点,蓄积一生的情感如火山般喷薄而出,成为传唱千古的诗篇,比如刘邦平定天下后,在家乡唱出了开阔、恢弘、苍凉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不过,皇帝毕竟是皇帝,不管写得好不好,他们喜欢诗,对诗歌发展都是有助益的。就像有人所说,这么多皇帝以九五之尊,热衷于写诗,让“诗人”这一头衔成为古人羡慕的桂冠。
在中国历史上,对诗歌发展影响深远的帝王,除了曹操、曹丕父子,当属武则天。唐诗走向繁荣,与这位女皇有密切的关系。有学者说:“唐代文人对文学的巨大热情,均是由这一时期的女性统治者促成的。”
武则天喜欢写诗,还时不时举行“诗歌大会”。当然,除此之外,背后有更深刻的时代背景。在谋取权力、取代李唐的过程中,武则天的谋略有二:一是重视洛阳,建设“神都”,另起炉灶,避开李唐势力;二是加大科举考试力度,尤其推重进士科,并以诗赋为考试内容,目的是提拔新进,培植个人势力。这些举措客观上促进了唐诗创作走向繁荣,而洛阳则成为唐诗走向繁盛的出发地。
则天相思“红灯”看成“绿灯”
洛阳定鼎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开阔的广场上,两座仿古建筑造型独特,高大轩昂。这是经考古发掘在原址上重建的明堂和天堂——唐朝洛阳最高最大的两座建筑。
明堂、天堂都是武则天时期所建。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在明堂举行隆重的典礼,改唐为周,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
为了这一天,武则天奋斗了40多年。她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12年后,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入宫“侍疾”时与她相识相爱。太宗死后,她和众多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被安排到长安感业寺,当了两年的尼姑。
武则天智商很高,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文学天赋。在感业寺中,她写诗表达对高宗李治的“真爱”:“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是一个坠入爱河的女子,日夜相思,时时流泪,忧伤憔悴,精神恍惚,以致能把红颜色看成绿颜色。幸亏当时没有汽车,不然这位“女司机”麻烦大了。
武则天倾诉的“真爱”打动了李治,她入宫成为武昭仪。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宫斗”,武则天成为皇后。
随后,高宗李治风疾发作,头昏目眩,难以主持朝政,与武则天一起临朝听政,合称“二圣”。李治病逝后,武则天先以太后身份控制朝政,然后又登基称帝,“革唐命,建周朝”,加起来统治中国长达50年之久。
唐朝初期,元老大臣、关陇地区(即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西魏、北周、隋、唐皇室皆出自此区域)贵族势力强大,皇权不振,李治希望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加强君主集权。在这件事情上,武则天成为他政治上的“战友”。当上女皇后,武则天不但要对付豪门大族势力,还要对付李唐宗室。
这是艰巨的、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需要有大智慧。武则天的“大杀器”有二:一是离开关陇势力的堡垒长安,在洛阳另起炉灶;二是加大科举取士力度,以诗赋取士,并增加殿试环节,以亲自收揽天下英才。
改革科举让诗赋成“高考”主要内容
唐诗,大唐的“文化名片”,唐朝穿越到今天的主要载体。那些诗篇是大唐旺盛生命力迸溅的火花,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展现出社会繁荣兴旺、人文精神昂扬蓬勃的大国气象。值得一提的是,唐诗走向辉煌,并非从唐高祖、唐太宗开始,而是从武则天开始。
探讨唐诗繁盛的缘由,学者们都认为“诗赋取士”很重要。而唐朝初期的科举考试并不考诗赋,武则天执掌权柄后,才将诗赋作为“高考”的主要内容。
武则天当皇后之前,科举考试以“明经科”为主,儒家经典是考试主要内容。朝廷编订、颁行《五礼》《新礼》《五经正义》等,作为考试的标准。这时候的“高考”还有严重的地域歧视,考生主要来自关陇地区。科举制度基本上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关陇贵族运用儒家经学教育子弟、培养继承人的主要手段。
武则天当政后,大力改革科举制度,提高进士科的地位,由尚儒学而重文艺,增加殿试的程序,扩大招生的地域范围,增加录取人数。
通过这些改革,武则天大量选拔中原、东南人才,让他们担任要职,参与朝政,以对抗并逐渐取代关陇贵族集团。她还扩大了进士录取规模,从唐高祖到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共录取进士314人,武则天掌权期间,录取了1040人,所以陈寅恪先生说:“进士科虽设于隋代,而其特见尊重,以为全国人民出仕之唯一正途,实始于唐高宗之代,即武瞾专政之时。”武则天还增加了殿试环节,将以前部委级干部的选举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些改革科举,或许与武则天个人对诗歌的爱好有关,但主要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目的显然是培植政治势力,谋取最高权力。不过,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天下读书人的仕进与作诗的热情,“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万人”。
武则天在洛阳主持选拔的人才,有很多文学才华出众的,如初唐诗歌革新的主要倡导人陈子昂、后来成为文坛领袖的张说等等。而诗赋成了“高考”的主要内容,激励全国广大学子竞相读诗、写诗,极大地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影响力,为唐代诗歌繁荣打开了一扇大门。史称:“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遐久,寝以成风。上有所好,下必有尽然者。”“士益竞趋势名场,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一大关键也。”
“诗歌大会”由宫廷走向广阔天地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武则天的这首《石淙》气势壮观。“万仞高岩”“千寻幽涧”,把嵩山写得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相信能引起嵩山自助游“驴友”们的共鸣。虽是女性,武则天却喜欢写伟大的形象和流动的画面,喜欢豪迈的气概。
武则天很忙,但对文学的热情不曾稍减,她把诗歌创作当成人生重要的事情,她是中国历代著述最多的皇帝之一,《全唐文》存武则天文章99篇,《全唐诗》则存她的诗46首,从中可以看到武则天贯通古今,诗中有浩然帝王之气。
她不但自己写诗,也喜欢与文人学士为伍,倡导君臣唱和,曾多次举行“诗歌大会”,臣僚竞赛,厚赐佳作。
有次武则天与众人出游龙门,来了诗兴,即让跟随的大臣们来一场即兴的“龙门诗会”。
大臣们纷纷埋头写诗,左史东方虬率先交卷,武则天就赏赐给他一件锦袍。几分钟后,宋之问也交了卷,武则天一看,赞赏不已,认为比东方虬写得好多了,于是竟令人夺回东方虬的锦袍,转而赏赐给宋之问。自此之后,“夺袍”就成了一个典故,唐代竞赛获第一不叫冠军,叫“夺袍”。
另一次著名的“诗歌大会”是“石淙会饮”。石淙在登封东南山涧中,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涧中有巨石,两岸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
武则天率大臣们来此游玩时,自己先写了上面那首《石淙》,然后令同游十九人都用七律奉和,来了场即兴的“石淙诗会”。连同武则天那首,共成诗17首,皆为七律,超过了以往七律诗的总和。这些诗皆刻于北崖,南崖则刻张易之所撰《秋日宴石淙序》诗与序。
陕西师大郭海文先生认为,这样君臣大规模游山玩水题诗的活动,在唐诗史上还是首次。当时七律尚未成熟,这次活动不但刺激了宫廷山水诗的发展,对于七律的推广也有明显的影响,此后七律唱和蔚然成风。
“诗歌大会”的风雅故事在天下流传,对社会不能不产生广泛的影响。在武则天倡导下,吟咏山水风光成为重要题材之一,虽然仍是宫廷奉和诗的范畴,但题材和视野都有了一定突破,这对盛唐山水诗的崛起有一定影响。武则天崇尚开阔、雄伟、豪迈的诗风,崇尚蓬勃朝气的诗歌,这种审美观代表着时代精神发展潮流,对一般大众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武则天掌控王朝的半个世纪里,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以及她个人的倡导,推动更多文人热情投入诗歌创作,从此时起,唐诗走出齐梁柔靡余风,一变而为青春的歌唱,并逐渐向盛唐雄浑阔大、朝气蓬勃的气象发展演变。
英才辈出繁花渐欲迷人眼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两首诗,今天的读者耳熟能详。宋之问和陈子昂都是武则天时考中进士,都曾因文才出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但这两人的诗歌之路截然不同,宋之问寻求新变,致力于格律诗的完善,而陈子昂则倾向复古,追踪汉魏风骨和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武则天时代,唐朝诗歌天空中的星辰渐多。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武则天时期,他们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与一般宫廷诗人大不相同,诗中有壮大的气势,有慷慨悲凉的力量。
比“四杰”稍晚的著名诗人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等,都由进士科及第,先后受到重用。他们琢磨诗歌格律艺术,精益求精,明代学者胡应麟所言:“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而五律的定型,一般认为是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这几个人官运好的时候,诗歌内容空洞;官运不好、心中真情实感不吐不快时,因律诗技巧纯熟,就容易写出情韵俱佳的优秀作品,比如宋之问上面那首《渡汉江》,就是写于贬谪之后。这首诗十分精彩,声情并茂,意在言外,诗律十分工整,却不见任何刻意文饰的痕迹。
若论七律,要数沈佺期写得好,比如他写给河南老乡杜审言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诗中表达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写得有情有景、蕴含深厚,而声律调谐流畅,是早期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同为武则天时代登上诗坛、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则走了不同的道路。他没有在新兴的格律上下功夫,转而追求诗歌的“精气神”,这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比如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感受人生有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怆,那是一种伟大的孤独感,四顾茫茫,慷慨悲歌,令人嗅到盛唐的味道。
陈子昂还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美学,认为诗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创作和诗美主张意义重大,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